常用禮賓禮儀知識和座次排列的要求

如果有攝像,應儘量避免擋鏡頭。到門口時,應走在前面打開門、拉緊,提供方便,讓客人先通過。

通過鏇轉門時,工作人員在最後。

通過較窄的樓梯或自動扶梯,上行時,引導者在後,下行時在前,並注意客人腳下,一旦踏空,可給予幫助。

在乘電梯時,客人先上,下時也應客人在先。

如果需要,禮賓工作人員可先上負責操縱電梯。需要引導時,引導人員可先下。

如果電梯人多,不要分開眾人讓身份高的人先下,可以順其自然或根據情況採取一些相應措施。

在電梯裡應避免背對外賓擋在前面,也不要面對面站立。

四、安排簽字等儀式注意事項

做好文本的準備工作。

準備好籤字用的文具、國旗等物品。

與對方商定簽字人及助簽人員。雙方簽字人的身份應大體相當,雙方出席簽字儀式的人數最好也大體相等。

雙方參加人員進入簽字廳,簽字人員入座(簽字雙方主人在左邊,客人在主人的右邊。)時,其他人員分主客各一方按禮賓順序排列於各自的簽字人員坐位之後。

雙方助簽人分別站立在各自的簽字人員的外側,協助翻揭文本,指明簽字處。在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籤字後,由助簽人互相傳遞文本,在對方保存的文本上籤字,然後由雙方簽字人交換文本,相互握手。

有時簽字後,備有香檳酒,共同舉杯慶賀

五、安排宴請注意事項

常見的宴請形式有:宴會、招待會、茶會、工作進餐等。

宴會有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之分。按舉行的時間,又有早宴、午宴、晚宴之分。

招待會的幾種形式:招待會是指各種不備正餐的較為靈活的宴請形式,僅備有食品、酒水飲料,通常都不排席位,可以自由活動。常見的有冷餐會和酒會兩種形式。

六、參加宴請注意事項

參加宴請應掌握出席時間、入座、進餐、飲酒、吃水果、冷餐會和酒會取菜、餐具的使用等。

參加宴請,作為主方人員,應按宴請的時間提前到場,迎接客人。如為客方,則應根據活動的性質和當地的習慣掌握。身份高者可略晚到達,一般客人宜略早到達。宴會結束時,應待主賓退席後再陸續告辭。出席酒會,可於請柬上註明的時間內到達。確實有事需提前退席,應向主人說明後悄悄離去。也可事先打招呼,屆時離席。

應邀出席宴請活動,應聽從主人安排。進入宴會廳之前,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時注意桌上坐位卡是否寫著自己的名字,不要隨意亂坐,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先坐下。

七、制訂外事接待方案的基本內容

來訪者的基本情況。應寫明來訪者的國籍、代表團名稱、主賓姓名、人數、抵離日期、交通工具、來訪目的以及我方的接待方針。

禮儀活動安排部分。應逐項寫明迎送、會見、宴請、會談、晚會、參觀等活動的具體情況及要求。要明確我方參加各項禮儀活動的主要人員、活動時間、地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