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打電話趣聞

先談談電話在商業與公關中的價值。筆者在海外考察時,人們都認為,對於民間秘書來說,正確接打電話是社會交往的“第一仗”。比如對方要到你這裡來做一筆生意,或者接洽一件事項,通常先用電話聯繫。如果電話效果很糟,這種公關活動就會被取消,如果是做生意,也就會告吹。某次,同住香港的某教授,要考察公關問題,與香港的一位公關學校的校長電話聯繫,就因為對方講的是廣東“國語”,他說的是四川“官話”,彼此都沒有完全聽懂,結果沒有成行。

在公務活動中,電話更是十分重要的工具。一個電話如能解決問題,可以減少許多公文旅行,提高工作效率。其價值是很高的。這使我聯想起台灣“二蔣”處理電話的藝術,也許有借鑑價值吧。“二蔣”,一個是蔣介石的二兒子、陸軍上將蔣緯國,另一個是曾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的蔣彥士。蔣彥士的特點就是打出電話時,從來不要秘書先代撥通,再把機子轉給他。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得等待片刻,既不禮貌又浪費時間。蔣彥士認為,不受秘書的盤問,不需要在電話中聽音樂,那種感受是很愉快的。蔣緯國打出電話,首先要自報名字,而不是“喂,喂,喂,你是哪個”地盤問一通。某次,一位外賓想見見他,於是台灣的禮賓司發出一份請柬給他,註明能否參加請電話復告。一天下午禮賓司突然接到這樣的電話:

“我是緯國。”電話里禮貌地自報了名字。

“什麼?請問你是誰?”接電話的秘書有點惑然。

“我是蔣緯國。”對方繼續表明身份。

然而秘書不相信蔣緯國會自己打電話來,而且語氣謙和,因此回答:“別開玩笑吧,你是蔣緯國,那我還是蔣經國呢。”就掛斷了電話。

10幾分鐘後,一位上將出現在秘書的面前,客氣地說,“因為電話里你不相信,我只好前來回報……”這或許是傳說,但流傳很廣。

領導人親自打電話與先自報家門的好處,一是表示了禮貌,可改進作風形象;二是節約了時間。一個領導人如果平均每天接打10次電話,都請秘書先去接轉,再“喂,喂,餵”地詢問一陣,需要一分半鐘,一天就是15分鐘,一年就浪費了5000多分鐘,接近100個小時。當然這意思並非說高級領導人什麼都得“事必躬親”,而是指它對領導與秘書,都應有一定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