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資助行動工作總結

去年8月,因第一年教學工作表現突出被初三年級組聘任到初三年級擔任連個語文和一個住讀班班主任的工作。雖說回到學校本部,但是肩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初三年級是畢業班,對於城市裡的學生來說,這僅僅是一個向更高學府過渡的時期,要更加拼搏努力的考上重點高中爭取進入大學的門檻。但是在農村,初三畢業意味著將有一大批學生即將離開校園,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所以,初三的工作就不能僅僅圍繞著教學來進行,更多的是要進行思想教育,不要讓升學無望的情緒影響學生最後一年的思想性格。

針對這種情況,從初三第一次月考開始,每天中午的午休時間成了我和班上學生“面對面”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的談話讓我對他們的想法有不少了解。記得上學期,班上一名優秀學生考試後明顯上課情緒產生了很大的波動,課堂上的表現也出現了不好的苗頭:睡覺、看小說、發獃……本來很開朗的她開始變成“獨行俠”,教室里很少聽到她的聲音,請假的次數開始增加。我利用中午的時間跟她聊天,剛開始的十幾分鐘她都低著頭沉默不語,我只能耐心跟她講些道理,而我自己也不知道這些“大道理”是否真的對她有用。談話進行到一半,她抬頭看了我一眼說:“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是我的情況,並不是老師您想的那樣。”雖然是一句牴觸的話,但是對我而言卻是一小步成功,接下來的談話中她的話越來越多。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條件並不好,父親臥病在床,母親為照顧家裡只能守著家裡的幾畝田地在家務農,家庭收入拮据,而她的哥哥正在大冶的重點高中讀高三,即將參加聯考,並且哥哥的成績優秀,而這些就意味著她們家裡馬上就面臨著送哥哥上大學高昂的學費。面對這些,她想到自己的成績並不足以考上重點高中不如早些走入社會掙錢,為家裡減輕負擔。聽到這些我有些震驚,她不像班上某些學生那樣僅僅為了一次考試失敗而放棄,而是為了整個家,她的想法其實是為了更多的人能早日擺脫負擔。我被她所感動,同時我也積極地開導她,這些困難都只是暫時的,要想真正的擺脫貧困還是要靠自己的知識,過早的放棄學業只會讓自己一輩子處於沒有知識賣苦力為生的困境中,這對於一個嬌小的女生來說是比現在更困難的更持久的痛苦。談話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她似乎開始接受我的建議,結束時她的眼神里少了持續很久的頹廢感。在此之後的班級活動中,我利用她手工巧的特長,把班級的一些大型活動需要的手工作業交由她來組織完成,並且這些成績受到學校其他老師甚至是領導的好評,每次成績的獲得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她的臉上又開始出現笑容,跟同學們交往也多了。每月一次的黑板報,她自告奮勇地擔當下來,並且在第一次全校評比中給班集體爭取到了第三名的榮譽,她的自信又回來了。

從她的身上我也深刻感受到“細語微風”比“狂風驟雨”更能打動他們,而且作為語文老師,我充分利用周記來了解每位學生的一周動態。工作複雜,但是可以明顯感受到與學生的距離越來越近,他們開始跟我交談心裡話,相信我。平安夜的晚上,看著學生送的蘋果,我想這是我一年來所收到“成長進步的獎勵”。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班級卻是五十多個學生共同的家,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精神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是極其重要的,培養這些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努力從小事著手,一次值日、一次大掃、一次集會……都成了我的集體精神教育課堂,一年來的親身示範和教育,我班的學生都開始真正的融入到集體中,無論是學校組織的活動還是班級內部的生活,都因為他們的積極參與收穫了許多的獎勵,“全校廣播操比賽二等獎”、“男子籃球比賽第三名”、“全校元旦匯演第三名”等等,每一張獎狀地獲得不光肯定了他們的實力,也是對我持之以恆工作的鼓勵。除了這些活動成績,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也不可忽視。我想,雖不能和重點班比考試成績,但是一個學期的四次月考,在同類班級中,我們班從最後一名到第一名的進步將促進我們更大步地向前邁進。而即將到來的六月份的中考,將是我和我的第一批學生共同的“人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