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手冊心得

因為我是幼兒教師,我就要對孩子負責。我就要平等地欣賞,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我沒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長孩子的自負或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關愛有加,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讓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樣健康成長。

《教師成長手冊》細化了我們幼兒教師的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的責任與要求,引領我們不斷地通過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幫助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師。

新手教師讀後感想 張婷

教育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的是教師。作為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手教師,工作中難免會碰到諸多的困惑,如何贏得個性不同幼兒的尊重與喜愛,如何與家長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關係等等問題。而通過閱讀《教師成長手冊》讓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其中的新手教師專業發展自我評價體系,為新教師工作的方向起到指引作用。

通過學習,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在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中都是有講究的,從早晨的來園、運動、生活、遊戲、學習及離園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自己精心設計,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很好的發展。手冊中的小貼士和教師的親身案例更讓我受益良多。

幼兒通常喜歡運動,特別是戶外運動,運動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能力發展可謂至關重要。下面結合戶外運動我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在運動活動中我堅持從從三方面來指導。一是用器材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二是觀察幼兒運動、適時介入,最後一點是師幼互動、潛移默化。

觀察主要是為了了解幼兒的運動能力以及幼兒在於運動器材的互動中遇到的問題。在觀察中,教師要明確哪些是孩子們共有的問題,哪些是個別問題。在觀察的基礎上,提供適時地幫助、指導。在適時的時候介入,體現孩子的主體性。例如當我發現孩子不玩玩具在一旁觀看時,可能是孩子沒有找到玩伴,或者沒有玩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時候我會及時介入,給予指導,以充當孩子玩伴的方式激發孩子的積極型。當孩子不專注且在各個遊戲中轉換或孩子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也及時介入,進行指導。有時候在挑戰用輪胎和竹梯搭成的小橋中,個別幼兒出現膽怯情緒,表示不願玩,加上有些幼兒可能缺乏自信,我會允許他們先觀望並耐心等待、觀察,適時發出邀請,使他們產生參與的興趣,慢慢地對活動也產生興趣。而當在最後跳下來中,我也會用鼓勵性的語言來給孩子們加油,當他們成功完成後,用“耶”的聲音讚揚他們,孩子們在老師鼓勵下也顯得信心十足。

另外,教師要在了解本班幼兒已有的運動經驗及活動意願的前提下為幼兒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讓他們在自由選擇的條件下進行運動活動。這樣才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增加活動的興趣,也提高了幼兒進行活動的積極性。在學小烏龜爬過山洞的遊戲大部分孩子已經很熟悉了,有的孩子走了一趟下來就玩別的去了,有的則隨便爬爬。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爬山洞和爬竹梯結合起來,創設情景性,讓孩子學小烏龜先要爬過山洞再要越過小河最後才勝利。

提供並及時調整的運動活動場地及環境布置。提供的材料需要幼兒發揮自己的運動潛能和智慧,教師應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運動能力,創設具有豐富性、層次性和挑戰性的運動環境,促進幼兒在活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運動行為,適應變化的環境。在活動中教師要隨時隨地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觀察,並且做及時地調整。使幼兒保持活動的興趣,他們在不斷地探索、嘗試、掌握和發現中體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