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手冊心得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的我來說深知,教學過程不僅是幼兒的認知過程,而且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把認知過程和情意過程統一起來,不僅用自己充沛的感情,堅強的毅力,生動的語言等從各個方面感染幼兒,使幼兒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而且要關心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愛好、才能,用愛的暖流去開啟孩子的心扉。

建立平等、友愛的師生關係――-特別的孩子特別關注

我班的小女孩菲菲,進入幼稚園時就是 “一頂百”著稱,她的情緒始終處於高度興奮和煩躁狀態,她那極具煽動力的叫聲、笑聲常常帶動和干擾同伴的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家長的多次溝通,我發現孩子的癥結在於睡眠的障礙,幾乎每箇中午她都很晚才入睡,大腦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無法得到正常的調節。為了幫助菲菲建立良好的情緒狀態,促進她身體的健康成長。我與菲菲的媽媽交換了孩子在園的午睡情況,她告訴我:“孩子從小入睡就是一大難題。她對光線特別敏感,家人不僅要把所有的窗簾關閉,還要用一條厚毛巾扎住她的眼睛方可安睡。”於是.我為菲菲安排了一張背光的床位,用一塊手帕輕輕地放在她的眼睛上,讓她先養成閉目養神的習慣。每天中午,我都會坐在她的床頭,默默地注視,輕輕地撫摸,讓她好好休息。帶過她的老師都驚喜地發現,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在學習中,表現出超常的記憶能力。

看到孩子的轉變,最高興的是家長。菲菲的媽媽欣慰地告訴我:“尤老師,我看見我們的菲菲進步了很多,我真開心!謝謝您!”菲菲媽媽的一席肺腑之言,更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對教師工作的認同、滿意和信賴。

建立平等、友愛的師生關係――-愛的動力

以平等的態度與幼兒溝通交流,提供信賴、無拘無束的交流環境;要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孩子的觀點,儘可能地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要讓孩子充分地表達。

面對一幫新的孩子、新的班級,我都試著去了解和觀察幼兒,更重要的是與他們去交流,談談他們的愛好,聊聊他們的心愿,同時也讓他們在交流中了解我自己,交流是平等的,幼兒時期的孩子們是活潑開朗的,更是需要發泄和交流的,而我們老師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鼓勵“這兩個字對孩子的分量有多重。關愛他們,幫他們樹立自信心。自信才能打開心扉,每周我都會安排“我很棒”的活動,讓孩子們一起說說自己的優點,表演自己的拿手節目,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我的眼中永遠看到的是孩子們的優點。

教育應從尊重幼兒開始。尊重是一種關注和肯定,尊重是理解和支持,尊重是觀念的更新,就是及時跟進幼兒的需要……有位名人曾說過,“愛小雞是母雞也能做的事”。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更要具備這種無私的愛,以愛心、耐心、細心、關心著身邊的每一位孩子,既是母親、朋友、又是親密的姐姐,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並了解他們的心理,滿足他們的需要。愛又是新世紀教師的師德體現,只有熱愛幼教事業的人,才能把自己無私的愛傾注在每一位孩子的身上。結合實際工作,平時我努力為孩子們創設一個充滿愛的環境,用愛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