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手冊心得

二、方法對頭,因勢利導,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有效途徑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孩子們的進餐習慣。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到幼稚園,總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原因是有不少幼兒在家裡不是挑食、就是偏食,有時還需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喂,才肯吃,幼兒的進餐習慣不是很好,導致家長很擔心。是呀,幼兒的進餐習慣,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生長發育,對幼兒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於是我們有針對性地在餐前、餐時、餐後三個環節中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午餐前。我們運用音樂鏇律指導幼兒將小椅子搬好,先乾淨手,回到座位,並播放優美的曲子調節氣氛。有時,我們一邊分菜,一邊讓幼兒看看今天吃什麼菜,名稱叫什麼?加深其對各類蔬菜的認識。在這樣愉快輕鬆的氣氛下,幼兒很高興,對老師提出的要求也樂於接受。

午餐時,我們仔細觀察,根據每個幼兒的具體情況,採用多種方法加以教育。有些幼兒不會握筷子,我們就利用遊戲活動“夾豆子”幫助其儘快掌握握筷子的技能。一些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就有意識地請他們到老師身邊來吃,以便於督促指導。當他們有了進步後,再和大家共同進餐。對於飯量較小的幼兒,在分餐時我們先盛得當少一點防止加重其心理負擔,造成剩飯剩菜、拖延時間等現象。當幼兒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後,再逐漸增加飯、菜數量,使之在沒有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形成正常的食量。對於愛挑食的幼兒,老師酌情減少一些他們不愛吃的菜,並要求他們能嘗試著吃一點,說說味道如何,老師再向他們說明這些菜的營養。幼兒明白了道理又看到不愛吃的菜數量不多,也就能吃下去了,這樣逐步糾正了其挑食的習慣。還有部分小朋友,吃飯特別快,不利於消化。我們就結合認識時鐘,讓他們邊吃邊自己看鐘點,在教師指定的時間離開座位,並且引導他們回憶有關故事中講到的腸胃的消化特點,學會細嚼慢咽。

午餐後,我們告訴幼兒不可以運動的道理,帶領幼兒散步,觀察自然界的變化。有時,組織幼兒進行一些相對安靜的活動,如自由交換自帶玩具,相互結伴交談等,使幼兒愉快而舒暢。經過我們細心周到地教育培養,我班幼兒個個養成了不挑食、不偏食、定時定量的良好進餐習慣。

三、家園密切配合,達成共識,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有效保障

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各種各樣的習慣都是一種連鎖條件反射系統。可見要養成任何一種習慣就必須持之以恆,按一定的要求堅持著去做,從而這種行為逐步形成條件反射,成為自覺遵循的行為。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光靠幼稚園培養是不行的,必須家園密切配合,達成共識,共同教育培養,方能見效。

習慣是在不斷重複中逐漸養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行為傾向。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老師和家長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要始終如一,持之以恆,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愛,教育的主要原則 尤春雷

進入幼稚園工作一年多了,在這段時間的工作中我認真讀取《教師成長手冊》中的優秀例子,通過自身以及師傅的帶教,我一天天的成長著。在這一年中,有付出也有更大的收穫,收穫的是我在改革理念指引下對幼稚園教育教學工作的了解;收穫的是我與孩子之間那種情感;收穫的是我感受到了工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