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素質教育中的體育教學

二、121健力操實驗

121健力操是《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一項重要實驗內容。接到任務以後,我校馬上成立了專門課題小組,集中力量,多方科研、實驗,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各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先選取幾個班為試點,經過一學期實驗,測試數據表明,121健力操對於增強學生體質有明顯效果。目前已在全校推廣普及。1999年8月,我校8人組健力操隊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部分地區121健力操“永林杯”比賽,獲得國小組一等獎。1999年11月我校由600人組成的121健力操隊參加運會開幕式表演,贏得同行學校及上級領導的好評。

1.實驗時間、對象與方法

1.1時間: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

1.2對象:三(1)、(4)班、五(1)、(4)、(3)班。其中男150人,女150人。

1.3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國小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和《學校體育》有關資料。

1.3.2問卷調查法:採用課題組的統一問卷,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由體育教師向學生髮放問卷總計300份,回收率100%。

1.3.3 數據測驗法:數據測驗由體育教師、校醫等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得出結果。

1.3.4 數據統計法:通過電腦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處理,體育教師根據統計數據作出實驗評價。

2.實驗討論與分析

2.1前、中、後期三次數據相比較,身體各項指標明顯升高。(圖示1)

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不單表現在各項數據指標的升高上,而且還表現在:以前每次早上集會時,總會有四、五個學生會頭暈不適的現象,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出現了。在今年的校運會開幕式上,歷時一個多小時,頂著烈日,卻沒有一個學生暈倒。由此可見學生在121健力操的作用下,體質得到明顯提高。

2.2前、中、後期三次數據與同期一個非試驗班相比較,試驗班的各項指標明顯比沒有試驗的班高得多。兩班測試數據相比較,得出結果是:

2.2.1在肺活量方面,試驗班的增長率(以三年級男女生平均率為例,下同)為6.73%,非試驗班(以三(3)班學生為例,下同)的增長率為2.34%。由於在做121健力操的過程中運動量增加消耗養料(能量)和氧氣,排出大量的廢氣(主要是co2),使心肺(呼吸系統)機能得到增強,心肺功能的增強,使呼吸肌增強。因而使胸圍增大。同時,呼吸肌增強也自然使肺活量增大。所以試驗班肺活量6.73%的增長率和非試驗班肺活量2.34%的增長率,是實驗的必然結果。(圖示2)

2.2.2在做121健力操過程中,上身活動較多,四肢、腰部、腹部平衡用力,健力器的伸縮、擴長力量由小到大,上肢力量的增加比徒手操鍛鍊效果更明顯。在斜向引體測試中,試驗班一年中增長率為14.4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為7.83%。(圖示3)

2.2.3在立定跳遠項目上,試驗班的增長率為7.06%,非試驗班的增長率為6.82%。(圖示4)

說明121健力操下肢克服各種力量彎曲較容易,消耗較少的能量,對下肢力量增長不太

明顯。希望能針對此問題加強研究,克服這一矛盾,使學生身體各機能平衡發展。

2.3三年級試驗班後期數據與五年級試驗班前期數據相比較:(圖示5)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三年級後期數據除肺活量與五年級前期數據非常接近外,其餘均超過五年級前期數據。這有力說明了121健力操是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的關鍵所在:參加了121健力操訓練的三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明顯要好於未經訓練的五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