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如何開展實踐活動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創設各種交際情景,如針對有些學生特別愛看電視這種情況,組織“該不該看電視”的討論;讓學生為創建“文明班”提出自己的意見;組織課外讀物介紹,評選喜愛的課外書;故事擂台賽;成語接龍等交際活動,以看導說,以話促說,以演激說,讓學生在口語實踐過程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 剪報活動

剪報活動可以很靈活,形式上可以在自己閒暇時剪,內容上可以任隨學生喜歡選擇:有些同學喜歡介紹生活知識的,有些喜歡科技知識的,有些喜歡健康知識的……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剪,不用受到任何約束。學生在剪報過程中對資料的篩選,蒐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語文實踐活動。

3. 做小編輯

讓學生編輯手抄報,編輯作文選,圖畫集,學生在編輯過程中,實際上就經過了聽、說、讀、寫的階段。在編輯活動過程中,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調用一切語文知識去選材,達到了知行合一的目的,形成了語文能力。

總之,語文實踐活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還可以是辯論會、主題活動、新聞報導、社會調查等等。

四、聯繫學生現實生活,從課內活動向課外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來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實踐,在實踐活動中自主參與,培養語文能力,使語文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1. 搞好語文興趣小組

語文興趣小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在第二課堂舉辦朗誦、演講、故事會、課本劇表演、小記者站等相關的小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自己的特長,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2. 加強課外資料收集與學科間的聯繫

課堂上學的語文知識可以看成是掌握了學習語文的一把鑰匙,大量語文知識的積累還要靠這把鑰匙去打開課外語文知識寶庫的大門。如,在教完《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情況,可以把我國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方面製成一份表格,讓學生去查找資料,把得到的相關數據填入表格里。這樣做有利於學生學會收集資料,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語文學習從課內引向課外。

3. 利用節假日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

節假日是學生體驗生活的一個良好契

機,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些節假日讓學生去體驗生活。如“三八”婦女節,讓學生為母親、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清明節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世界環境日”組織學生收集人們污染環境的有關資料,調查本地區環境受污染的情況等等。這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在活動中積累生活知識。

激活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它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型人才。因此,作為一名力求上進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儘可能為學生創設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可以為21世紀的中國增加更多的適應現代化發展的四有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