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文教學體會感想

老師以“下水”文作為激勵學生寫作的一種興奮劑,學生的表達欲望是決定他作文成敗的重要因素。讓學生找到寫作文的樂趣和自信。每到作文時,都會口述一篇“下水”作文,並說出我寫”這篇作文的方法,覺得這樣的做法,遠比你讀幾篇例文效果要好的多,更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這樣做無疑為寫好作文打下基礎。

上好一節作文課固然重要,認為作文是所有語文基礎知識的積澱和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體現。能給學生寫作文起到引航的作用,但要想寫好作文主要在於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包括平常學生對好詞好句的積累,每篇課文在寫作上對學生的啟發,以及對大自然的認知,對生活的體會等等。對於我學生,從他身處的環境來看,讓他經常投身於大自然中,投身於社會生活中,這也是不現實的針對學生生長的環境,針對我條件,作文教學上我採用了如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

每單元的課文就是很好的習作例文,教課本中。其中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造性習作的資源,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例如豐子愷先生的白鵝》一文,寫法上作者採用總分的寫法,這篇課文結構清晰,文章先總寫鵝的高傲,然後以過渡段的形式說明鵝的高傲在於它步態,叫聲,吃相,然後分別向讀者介紹。文中的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想像這種習作性很強的課文,老師教學時課堂語言要抓住每個學生的眼睛,極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弄明白課文的寫作結構特點。例如文中的過渡段,為什麼叫過渡段呢?如果你認為班裡最差的學生能弄明白瞭然後列出提綱,採用這種方法,讓學生也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學生掌握了這種寫法,並用在其他習作中,這也就做到靈活運用。除此之外,讓學生從課文中摘抄好詞好句,這也是一種語言積累的方法。

二、注重閱讀。

武裝學生頭腦,讀書的孩子最美麗。讓知識豐富學生內心。使學生成為有智慧的人,用這樣的語言激勵著孩子們讓他愛上讀書,培養良好的語感。如果孩子們能說的很流利,就不愁寫不下來。為了激勵他讀書,採用了朗誦比賽的方法,讓他找自己喜歡的文章,詩歌也行。如果他能找到一篇文章,說明他已讀了這篇文章,呀已學會了欣賞,從而他會從這篇文章中學到東西,哪怕一句話,一個詞,對學生來說都是有收穫的這樣久而久之,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又培養了語感,為寫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拓寬空間。

文章猶如溪水,葉聖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如源泉。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可見生活對於習作的重要性。為了拓寬學生生活的空間,讓他親身經歷,切身體會,經常布置一些要觀察的物,讓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聆聽,用大腦去思考,去想像,用心靈去體會,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會有血有肉。有時也布置一些要做的事,比如在課堂上講一個愛家人的感人故事,讓學生回家也做同樣的事情,然後把事情的經過寫下來,再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作文才具體生動,有感情基礎,讀起來才會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