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體會:不如意的課堂

我對自己的課堂評價總是由感性入手。如果一節課下來,自己沒有獲得一種愉悅的滿足感,基本上就被否定了。向來,我是不挑剔學生的——學生本來就不是可以挑剔的。課堂出了問題,學生沒有因為這節課而感到快樂與充實,沒有新的發現或驚喜,責任一定在我自己身上。實踐告訴我,即使“隨心隨性”的課堂很少規劃的痕跡,即時生成的智慧更加亮眼,但課前沒有在心中進行邏輯嚴密的主問題和主線索的設計,就會缺少課感,課堂往往走不遠。

我一直是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的,課堂上儘量讓學生去展現自己,挑戰自己。經常會發現,哪怕是教師覺得學生可能很難解答的問題,卻總會有學生帶來驚喜。並且,如此得來的答案,不知比教師反覆啟發或不厭其煩地講解得來的要強多少倍。今天有學生讀古詩《山行》時,將詩人杜牧讀成了“杜甫”,我想藉此機會涉及一點“李杜”和“小李杜”的知識,但又不希望從我的口中生硬地講出來,便這樣引出話題:“這位同學不小心將杜牧讀成了杜甫,說明在他的心中杜甫比杜牧更有名氣。說到杜甫我不自覺地就想到了李白……”我邊說邊觀察孩子們的動態,就在我認為他們都沒有這樣的知識積累準備取其下策時,一個女孩開口了:“我好像讀到過李白和杜甫合稱為‘李杜’,杜牧和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她發言的時候,孩子們聽得特別認真。肯定,如果這句話是從我的口中講出來的,學生不過是聽天書而已。

讓學生自己從具體的文本中發現語言文字的秘密,是我在課堂上踐行的觀點。例如,像《我們愛你,中國》這樣的現代詩,對於國小生而言,所謂內容的理解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詩歌表達的情感,哪怕忽略了具體的詩句與詩歌形象,題目也直白地告訴了讀者。關鍵在於,這首詩是怎樣運用詩的表達方式來抒發情感的——直接作用於聽覺的節奏、韻律、對仗更顯得感性。但是,如果學生沒有這樣的經驗,該如何引導他們去發現呢?我通過范讀和有意改變韻腳的方式,鼓勵學生邊聽邊感受,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果然,不僅有學孩子發現了押韻,還有孩子發現了對仗。

但是,這貌似成功的課堂並沒有讓我找到成就感。問題出在哪裡呢?我覺得課堂上孩子們的思維並不流暢,無謂的干擾太多。這些干擾雖有來自孩子們的,而更多的卻是來自我自己。什麼樣的干擾呢?自己沒有全身心地投入,沒有一個可執行的願景作為課堂行走的嚮導。這些日子,忙忙碌碌,且欠缺章法,很少能為哪一節課精心準備,常有心不在焉之感。

毫無疑問,成就學生自主地位的課堂,不僅需要理念的支撐,還需要行動上的運籌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