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教學計畫

課文有20個自然段組成,篇幅較長,如果採用傳統的逐段串講的教法來教,恐怕三個課時也教不完。那么,如何做到長文短教呢?

第一步:把握中心,組合板塊。

課文的中心是: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根據這箇中心,我們將教材重新組合成兩大板塊,第一板塊:彭德懷愛大黑騾子(課文第2、18、19自然段);第二板塊:彭德懷更愛戰士(從彭德懷堅持殺騾子中可以看出)(課文的第3~17自然段)。

第二步:緊扣中心,分塊教學。

每個板塊的教學,其操作程式為:先讓學生自學,圈畫出令自己感動的重點詞句,並寫上閱讀批註。然後組織課堂讀議。課堂讀議時,一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詞句、想像畫面等方法感悟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實現個性化閱讀;三是引導學生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落實篇章訓練。

(3)教給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必須教給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

①學會品味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品味含義深刻句子意思的能力,是一種要求較高閱讀能力,也是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難點。這需要教師教給品句的方法。一般來說,凡是含義深刻的句子都是與文章中心思想有著緊密的聯繫的。因此,應該讓學生明白,在品味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時,必須把握兩點:一是要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二是要弄清句子與文章中心思想之間的聯繫。例如:《船長》中有這么一句:“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要體會這一句話的含義,先要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意志”和“偉大的靈魂”這兩個詞的意思,船長的“意志”在文中指的是尊重婦女、愛護兒童。“偉大的靈魂”文中指的是船長。然後要聯繫本課的中心思想來體會這個句子的含義。這課的中心思想是謳歌船長哈爾威先人後己,捨己為人的品質。因此,這個句子的含義可理解為:船長哈爾威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後己、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深深地感動了人們。

②學會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學會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是國小高年級篇章訓練的重點內容之一。任何文章的表達順序都是服務於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一篇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文章寫了什麼,還要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同時,要把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基本的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例如:《詹天佑》一課第2、3自然段寫了一些帝國主義的國家對修築京張鐵路的要挾與嘲笑,第4~6自然段寫了詹天佑如何修築京張鐵路的。作者為什麼要採用這樣的表達順序?(交代修築京張鐵路的背景)寫帝國主義的要挾與嘲笑對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什麼作用?(採用對比手法,凸現詹天佑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的形象)這些問題在教學時必須讓學生弄清楚。

③初步掌握常見文體的閱讀方法。

各類文體的文章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閱讀各類文體的要求與方法也不一樣。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小高年級學生初步掌握三種常見文體閱讀方法。即: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重點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在教學時,要把這些文體閱讀的要求與方法貫穿於相應的文體教學之中。

④學會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作者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都是為中心思想服務的。學會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無疑應成為高年級篇章訓練的重點。在指導學生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時,一是要讓學生明白中心思想包括主要內容和寫作目的兩個部分。先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分析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二是要引導學生善於從課文的事實信息中捕捉情感信息,比如,記事,事情有何意義,含有什麼哲理;寫人,人物有什麼特點,作者持什麼情感態度;寫景狀物,事物的形態有什麼特點,作者要抒發怎樣的感情。

(4)拓展閱讀,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課程標準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提出“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的要求。如何將這個閱讀量落實到實處?不少高年級語文教師對此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