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借款契約(三)

--簡介如下:

(1)授權程式是契約雙方當事人擬進行借貸時,應經有關機構核准的程式,它包括內部核准和外部核准。如在我國根據法律的規定,我國的企業、公司簽訂國際貸款契約時首先要由其內部有權機構作出決議,即內部核准,其次要報經政府有關機構批准,這是外部核准。

(2)簽字是當雙方當事人就契約條款達成協定,雙方在契約文本上籤字,而在簽字程式中,契約的簽字地點往往會決定該契約的法律適用問題。因此,雙方當事人都要考慮到這一點。

(3)國際貸款契約的生效多有兩種情況:即簽訂契約後需等一定條件滿足後生效和雙方約定自簽字之日起生效,契約的生效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比較實際的問題,雙方當事人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經協商後加以明確。

而對於銀團貸款契約來說,是越來越多地被採用的形式,這也是由於國際貸款數額往往很大,風險也大,獨家銀行很難有此能力所致。因為這種形式要牽涉到許多銀行,所以其契約訂立程式也就有所不同,其程式主要是:

(1)選擇牽頭銀行,即借款人選定牽頭銀行後,交給其委託書,以便牽頭銀行據此安排貸款,這種委託書要明確這只是一種商業建議,而非正式要約,因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2)牽頭銀行接受委託後,就徵求其他銀行以便其參加到該國際借款行為中來。

(3)牽頭銀行把願意參加貸款的銀行召集起來,組成經理集團,以便簽訂國際貸款契約,而以後的操作程式就與前面一般的國際貸款契約的簽訂程式相同了。

(三)主要條款介紹:

1.貸款的金額與貨幣 這是貸款契約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尤其要注意有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對本國銀行向外國政府、銀行或企業提供的借款有一些數額限制,如日本、瑞士等國。在此條件下,雙方可根據能力及需要協商確定貸款的貨幣及金額。

2.貸款的使用 關於貸款的使用方式契約中一般以列舉方式列出。一般來說,由於貨幣是可替代物,很難保證貸款不直接或間接地被用於其他目的,所以這一條款往往是靠借款人的信譽來保證的。當然各國的法律一般也不加以限制,但多數國家都規定貸款不能用於非法目的,否則貸款契約無效。

3.貸款的提取 這是要求貸款方履行的重要條款,其中重點在於提款通知和提取貸款。前者通常都規定借款方提取任何一筆款項時都要以書面形式通知貸款方。並且通知中要包括提款的日期、數額、銀行賬戶等內容。而後者主要涉及提款地點,在國際銀團貸款契約中,提款地點一般都規定在貸款使用貨幣的所屬國。這樣做,既利於貸款人發放貸款,還可避免有些國家要求貸款人必須以當地貨幣發放貸款的法律規定。

4.貸款的償還 一般國際貸款的償還方式主要有:

(1)到期一次償還,用於那些貸款期限較短,數額不大的貸款;

(2)分次等額償還,並且規定期間,在此期間只付利息,期滿後償還本金;

(3)逐年等額償還,這種方式無寬限期的規定,從第一年就開始償還本金。一般來說第二種方式在中、長期貸款用得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