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結題報告

2.開設科組大講壇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科組成員的凝聚力,使科組內形成互相研討爭鳴的學習氛圍,使科組內的老師主動熱情的參與科組活動中來,各實驗校開設了科組大講壇活動。科組成員就共同關注的問題確立一個主題,大家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相應的活動,通過交流百家爭鳴各取所需,通過匯總解決共同的疑惑等。在科組充分活動後,利用全體教師共同學習的時間,科組可以推舉出幾個主講人就這個主題進行演講,其他成員進行補充說明,台上台下可以互動,質疑問難。集體的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組員參與的主動性大大提高,教師的潛能最大程度的得到發揮,團隊整體水平大大提高。科組大講壇由“個人活動”轉變為“團體活動”,發揮了團隊精神,實現了個體發展和集體發展的有機統一,科組講壇使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產生了質的飛躍。

3.建立網路平台,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建立一個面向學科各個成員的教育資源系統勢在必行。建立扶風教研網,在網上創立科組主頁,具體分設五個大類: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外出培訓、學習心得和教學反思。平台是論壇。具體操作是每次活動,先由組織者發主貼,上面分別有活動的通知、主題、意圖,然後是執教老師跟貼發教案、說課稿或者是教後反思,接下來是所有參與活動的老師跟貼進行評議,甚至可以是針對有些老師評議的討論。教師還可以將優秀的CAI課件放在網上,實現網上資源共享,教師利用網路資源獲取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閱自己在教學中所需的學習資料和參考資料,必要時還可以進行下載,這樣能大大地拓寬獲取知識的空間,擴展信息來源。

(五)、專業引領,不斷提升教師的各種能力。

1.專業引領 我們深知,沒有專業引領的研究活動,教師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因此,除了教師個人的學習鑽研之外,我們一方面創立校本教研製度十餘種,對各校的研究進行引導規範,另一方面,要求各校要以建構校本培訓為平台,積極倡導研修與實踐相結合,反思與借鑑相結合的理念,充分利用學校每個周三下午教師政治業務學校時間,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例如各實驗學校05學年下學期的教師培訓分為三個大的主題:2、3月份為校本教研時間,4、5月份為科研理論學習時間,6月份為發展性評價學習時間。時間為每周三下午兩個小時。幾年來,我們不但邀請了省內外有名的學者教授前來授課,還積極挖掘我室教研人員、各校教學名師的特長和潛能,讓他們介紹自己成長的歷程和教學的經驗等,我們不僅僅從理論上引導教師,還展示教師中個性化的和創造性的工作。

2.課題研究 學校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要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以科研帶動教研,以教研促進教學。各實驗校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以教研組為研究基地,提高教師搞好專題研究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各校在學校總課題的帶領下,每個科組都有自己的專題研究。每個專題都有一群成員在實踐、在研究,從而在全校形成了全員參與,分工協作的教科研景觀。專題研究的開展在教育科研上,以科研促教研,使科研貼近課堂、貼近師生、貼近學校,從而帶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帶動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3.積極把握研討的機會。各校積極承辦各種研討活動。在承辦研討活動中,給青年教師提供鍛鍊舞台,讓他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我們要求教師空課時間主動參與各項活動,主動與兄弟學校的同行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幾年來,全縣各實驗校共承辦各種研討活動二十多場次,接待來自八方的朋友,這既是對他們的展示、提升,也是對他們的指導鼓勵和鞭策。

(六)、課題研究取得的相關成果:

●部分論文發表和獲獎。論文《以校本教研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在寶雞市校本教研工作暨先進教研組表彰會上公開交流,並在《寶雞教研》上公開發表。

●完成了一套可供全縣教師使用的校本教材《小組合作學習》。這套書已經在我縣使用4年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校本叢書已經編輯成冊。這套書有匯集學生獲得市級以上作品的《綠意盎然》;有匯集教師發表獲獎文章等的《綠苑濤聲》和圖文並茂的體現學校多年來辦學特色的《綠滿校園》,成為我校綠色文化的沉澱。

●體現我縣校本教研成果的《不待揚鞭自奮蹄》,設有“課題研究、制度建設、邊教邊悟、教育反思、成長筆記和教子有方”欄目,充分體現了我縣各校開展校本教研的實踐過程。《我持彩練當空舞》則收集整理了我縣教師在開展校本教研研究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這本冊子從“成長筆記、團隊奮鬥、讀書人生、師徒對話”等方面詳細介紹校本教研機制研究的實踐和成果。

●建立扶風教研網,為教師提供教研的平台,收集教師的研究成果,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此網站的點擊量和排行正在逐步上升。

●教師隊伍:我縣自05年起參加寶雞市“強師興教”工程的寶雞市教學新秀能手大賽,連續三年,已有80多名教師獲得市級教學新秀能手殊榮。 他們在我縣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領頭作用越來越明顯。

五、開展校本教研的幾點體會

1、在本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最難、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使教師養成不斷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除去工學矛盾不談,學習資料的不足、不系統,缺乏針對性,也是嚴重困擾的問題,所以我們會在課題實施的過程中,購置相關書籍光碟等,為教師配置電腦,為教師儘可能的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開展一些專題研究,引導教師逐步成為研究者。

2、部分教師一時很難接受新的觀念,我們在實施的過程中採取同伴互助、專家引導培訓、個別談心等的方式和教師一起學習和進步。

3、教師面臨著複雜的教學情境,諸如不斷出現的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內容和新的教學方法,而這些理念、內容和方法的落實,需要教師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實踐合一,在實踐中開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斷反思,改善自身的行為,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

4、“校本教研”就是教師與新課程的對話、教師與自身的對話、教師與教師的對話、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對話雙方互相傾聽和言說,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對話”中,實現了精神的交流和意義的分享。在“對話”中形成了一種“共享”,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由此可見,“校本教研”不僅僅是一種制度、一種方法,一種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過“平等對話文化”獲得教師教學行為的改善和專業水平的提高。

扶風縣教育局教研室

2008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