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公司改制工作交流材料

**公司改制前為**公司,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從當初社辦企業到集體企業、從到如今的有限責任公司經歷了三個階段,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二級房屋建築總承包企業。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企業就已經榮獲中國集體建築業協會的“全面質量管理金屋獎”和江蘇省建築業“最佳企業”等稱號。但是,由於受體制等內外部環境的影響,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生產經營一直得不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市場競爭中頗有壓力。大潮湧動,智者領風騷,公司領導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深化企業改革就提上了工作日程。20**年12月31日記載著無限艱辛、無限榮耀的“**公司”正式載入公司史冊,“**公司”這個響亮的稱號將承載著公司的輝煌,也承載著公司全體幹部職工面向未來的希望。體制改革後迅速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20**年完成總產值1.81億元,20**年完成總產值2.32億元,同比增長28.2%;20**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0.58萬元/人, 20**年上升到13.57萬元/人,增長28.3%;截止7月底,公司20**年上半年已有建築面積351509㎡,與20**年同期相比,增加6.9%;竣工面積達115733㎡,與20**年同期相比,增加92.3%;竣工產值10**5萬元,與20**年同期相比,增加83.3%。作為—個老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立潮頭,並取得較好業績,我們認為一切都得益於企業的體制改革,得益於不斷創新。這裡談一談公司在體制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嘗試和思考,請大家指正。

一、企業改制的背景:

1、市場競爭的需要。九十年代以後新興的建築企業都以私營、個體、股份合作制、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出現,市場運作相對靈活。而政企不分、產權不清的集體企業辦任何事情都要先請示或先開會討論,在市場競爭中,機遇往往因時機未把握好而失之交臂、擦肩而過。

2、自身發展的需要。一段時間內我公司經營生產上步不前,提高不明顯,企業資產不斷流失,成本控制不力,人心渙散,原有的體制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企業改制的具體做法:

1、統一思想,堅定改制的信心和決心

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改革的方向,但是,如果沒有全體幹部職工的統一認識和積極參與,再好的機制也難以產生應有的效果。將全部幹部職工的的思想認識統一到“改制轉機,再創輝煌”上來,就成為了改制工作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公司通過召開領導層、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全體行政管理人員等不同層次的會議,分析國家政策走向、建築市場形勢、公司經營管理現狀、現有管理機制的弊端和公司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深入細緻的探討,對職工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思想發動,提高他們對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公司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因勢利導,利用會議、簡報、公司宣傳欄等向廣大幹部職工宣傳改制政策,幫助大家消除思想顧慮,讓職工對改制工作心中有“底”,認真對待,積極參與,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理解和支持。

2、清產核資,向職工亮家底。

作為“一把瓦刀,一雙手”白手起家的集體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為企業發展、興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要凝聚企業的人心,使大家都提高積極性來參與改制,清產核資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到改制前企業和職工的利益,也關係到改制後企業股東的利益,並直接響到職工對改制企業運行的信心。針對施工企業點多線長,清產核資工作量大面廣的實際情況,公司專門抽調了財務、審核等部門的骨幹人員全程配合資產評估,保證了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評估工作結束後公司及時給予了公布,使廣大職工對評估了如指掌。

3、政策剝離,合理配股

端走大鍋飯,打破鐵飯碗,建立責、權、利高度統一的經營機制,是企業改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改制工作領導小組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首先,穩妥處理好與鄉鎮政府(開發區)的關係。因為公司前身是社辦企業,一直受鄉鎮政府的管理,每年上交一定數額的管理費,改制成有限公司必然要與鎮政府脫離,利益關係處理是關鍵問題,公司通過與政府多次協商,在取得職工代表在會的同意後,與政府達成了一致。再次,針對企業凝聚力較強的實際情況,確定原企業整體改制,並對股權結構進行精心設定,規定每5萬元為一股,骨幹層必須持大股,由於宣傳到位,方案具體,在規定時間內公司就募集股金2060萬元。

4、確定方案,建立機構。

公司制定了《改制實施方案》,並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由主管部門批准後執行。方案中體現了核心層持大股,技術要素參與分配等原則。同時,根據《公司法》的要求,公司建立了相應的管理體制,成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設定了黨、工、團等職能機構,把原先總公司、分公司(廠)、項目部的三級管理模式調整為公司直接對項目部負責的二級管理模式,從而保證了公司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時落實到位。對一些規模小、業務量少、開拓能力不強的弱小項目部進行了合併。在組織機構中,做到了“三個明確”,一是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的職責明確;二是決策層(董事會)的職責明確;三是經營層(經理班子)的職責明確,使企業經營效益大大提高。機構設立後,公司理順了內外關係,規範了管理體系,企業基本達到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