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加強創新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經驗做法

鄉鎮是最貼近人民民眾的一級基層政權,在政權建設中起著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基層幹部工作在第一線,是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農村各項工作的組織者、指揮者,是黨的形象在農民民眾中的重要體現者,也是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直接責任者。多年來,縣注重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基層幹部的思想、作風、能力建設水平,建設了一支有能力、能吃苦、甘奉獻、勤服務的基層幹部隊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一、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取得成效

縣委始終把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放在鄉鎮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加強鄉鎮幹部政治思想建設、素質能力建設、服務意識建設,幹部隊伍不斷壯大,隊伍結構不斷最佳化,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監督管理逐步科學化,幹部隊伍整體的政治思想素質、領導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進和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有了明顯增強。特別是近年來,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更是上了一個新台階,鄉鎮幹部能夠不斷解放思想,謀求發展的意識越來越強;能夠發揚艱苦樸素,任勞任怨,求實奮進的精神;能夠團結協作、清正廉潔;能夠切合實際確立工作思路,準確定位;能夠適當的結合實際,開展親民為民活動,黨群、幹群關係得到進一步融洽;村級幹部能夠逐步轉變工作職能,進一步拓寬民主渠道,把為民眾解決矛盾糾紛,為民眾提供方便作為服務宗旨,面對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積極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截止,縣轄5鄉1鎮1場;鄉、鎮、場下轄61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7個分場。全縣幹部隊伍總數為3391人,其中縣處領導幹部42人,占幹部隊伍總數的1.2%;鄉科級領導幹部450人,占幹部隊伍總數的13.3%。全縣現有61個行政村,共有村級幹部347人,其中年齡在35歲以下36人,35歲至50歲之間的有237人,50歲以上的有74人;大專以上的有24人,高中、中專的有187人,國中及以下的有136人。

二、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深化認識,打牢新時期基層幹部隊伍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縣委提倡加強幹部的自身素能建設,不斷提高幹部自身認識,樹立基層幹部“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批評,自我管理”的觀念。近幾年來縣委通過在各鄉推行“三集中五日”制度,即每周二為機關、站所、農村幹部集中活動日,以鄉鎮管區(工作片)為單位組織學習,安排交流工作;每周五為各村集中辦公學習日,現場解決民眾問題;每月15日為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民眾日,走訪民眾,了解民眾生產生活困難,解決民眾矛盾和所需所盼,提高黨員幹部素質;每周三為理論自學日,周四為活動實踐日,切實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的學習理論知識,服務實踐民眾的意識。

(二)嚴格管理,完善機制,建立基層幹部教育管理長效機制

嚴格執行目標管理,注重在科學分析民情、鄉情、村情的基礎上,幫助基層幹部理清思路,制定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的任期責任目標和年度工作計畫,對基層幹部實行“三定一考核”的辦法,即人員定崗、任務定量、工作定責,年終嚴格考核結帳,從而使基層幹部人人肩上有擔子,工作真正有壓力;實行鄉鎮領導“包一個村及村中的十戶農牧民,聯繫一個站所,幫扶一戶特困戶,聯繫一名致富能手”的“包村入戶”制度;在黨員和機關幹部中實行“一崗雙責”,每個黨員和幹部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聯繫1至3戶農牧民,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他們成為政府和農牧民聯繫的紐帶;設立了“為民服務大廳”,鄉鎮選派優秀的站所幹部八小時集中為農牧民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務,以前需要兩天能夠辦完的事現在只需要一、兩個小時,方便了農牧民;推行“鄉村聯合辦公日制”,每周五由鄉包村領導、地縣鄉下派駐村幹部、村兩委實行聯合辦公,重點解決農牧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增強溝通交流意識,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全面實施“為民服務聯動工程”、“結對幫扶工程”、“鄉鎮黨員幹部先鋒示範崗工程”三項工程,通過有效的管理,樹立黨員幹部在民眾中的形象;採取“雙向進入”的管理機制,選派鄉鎮機關、站所幹部到村中任職鍛鍊,挑選優秀年輕的村幹部到技術服務型站所掛職學習,實現鄉鎮幹部和農村幹部人才的雙向培養,達到“雙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