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黨建工作創新工作經驗交流匯報材料

其次,突出制度武裝,鍛造強有力的幹部隊伍。一是抓好乾部人事制度改革各項措施的落實。認真落實領導幹部職務任期制和交流等規定,完善黨委全委會決定幹部任用方式,適當擴大票決範圍,XX以來,對缺額的科級幹部和部門中層,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並按照民主推薦、公開考試、組織考察的程式,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分類別、分層次、分階段的270人的後備幹部隊伍。二是積極推進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創新。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要求,充分體現德才兼備、注重實績、民眾公認的原則,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著眼班子長遠建設,年齡上注重老、中、青結合,性格上注重剛柔相濟,知識結構上注重學歷層次和專業特長搭配,能力上注重強弱互補,近年來,共調整幹部277人,無一例信訪、上訪。今年,我縣還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開展“由基層組織推薦、幹部民眾推薦、縣委委員及在職縣級領導推薦,組織考察、工作考核、素質考試,組織部部務會、縣委全委會票決”為主要內容的“三推三考兩票決”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新機制的探索,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幹部成長環境。三是嚴格考核工作,真正起到導向作用。在考評目標設定、考評過程、考核導向、考核內容、考評方式、考核結果運用上體現全面性、針對性、民眾性和科學性,重實幹、辦實事、求實效,建立科學的考評考核體系,運用績效考核這個“指揮棒”,真正把黨員幹部的精力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四是積極探索“開放式”幹部教育培訓模式。縣上成立幹部培訓工作領導機構,籌措資金45萬元,改造縣委黨校基礎設施,整合農廣校、職教中心、鄉鎮幹部培訓中心、電教站等培訓資源,縣鄉兩級、部門幹部培訓網路基本形成。同時,通過開辦“子午講壇”請進來 “講”,到大專院校“聽”,去發達地區“煉”,同博士生導師跟班“研”,到境外“看”,舉辦學歷培訓班“提”,到培訓基地“學”等多種渠道,提高培訓質量,鍛鍊幹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目前,有5名科級幹部到西交大跟隨研究生導師進行為期2個月的專題項目研究學習,縣鄉564名機關幹部參加上派下掛、雙向交流鍛鍊,1100餘名幹部聆聽西交大教授的講座,120餘名學歷未達標人員報名參加了函授和自學。

再次,著力提高黨員素質,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著眼於“黨員受教育,民眾得實惠”先進性長效機制的鞏固,充分利用黨校、黨員電教、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等培訓資源,以十七大精神、新農村建設和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把幹部民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作為培訓的生動教材,特別是利用受到省委表彰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全縣首個建設萬頭規模生豬養殖場的漢中軍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但啟軍,現身講解、傳授技術,豐富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入總結農村黨員承諾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的做法和經驗,延伸領域,構建覆蓋城鄉的黨員聯繫和服務民眾網路。加強黨員示範戶活動和黨員示範基地建設工作,全縣建成黨員示範基地159個,示範戶2631戶。鞏固全省黨員電教示範縣創建成果,認真紮實做好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推進“五三0工程”,注重在知識分子、學生、“兩新”組織、生產一線和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優秀青年黨員和女黨員數量穩步增加,黨員隊伍結構得到改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構建流動黨員協作共管和雙向共管機制,在流動黨員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動黨支部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