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建設教育強縣經驗材料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教育列為民生之首,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口號,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前,全縣上下正在深入開展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縣教育局將“推進科學發展,建設教育強縣”作為學教活動的主題,帶領全縣7000多名教師,不斷解放思想,搶抓發展機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認識建設教育強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堅定建設教育強縣的信心

1、國家大力實施教育民生工程,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了物質保障。近年來,國家實施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部免除了義務教育學生的學雜費、書本費,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貧困寄宿生給予生活補助,切實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加快中國小校舍改造建設,實施了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農村學校寄宿制工程和國中標準化建設工程等,投入我縣學校建設資金近3億元,校舍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我縣中國小辦學條件。此外,由中央、省市縣拼盤籌資900多萬元的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大大促進了全縣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為實現教育強縣目標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我們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了師資保障。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縣教育局按照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要求,從XX年開始,我縣選招1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使我縣教師隊伍更加知識化、年輕化。從XX年開始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師德建設活動,通過師德建設年、師德建設提高年、師德建設鞏固年等活動,切實提高中國小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打造了一支道德高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同時,每年組織大批教師參加各級培訓活動,啟動新一輪繼續教育培訓,組織了100名中國小班主任參加全國班主任遠程培訓,並評為“全國十佳項目團隊”。全縣中國小教師素質穩步提高,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了師資條件。

3、我們強化中國小常規管理,進一步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了質量保障。XX年出台了《**縣中國小常規管理工作方案》,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從嚴治校、規範管理”為原則,要求學校切實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修訂了《**縣中國小教育教學綜合評估方案(試行)》,建立了以常規管理和質量管理的評估制度,實現了“四個轉變”,推動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軌,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聯考本科達線連續三年突破3000人大關,居全市八縣第三位,步入安慶聯考第一方陣;中考成績與先進市縣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國小教育質量水平整體不斷提升,促進了全縣教育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4、我們深化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激活幹部隊伍管理,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了機制保障。根據上級有關改革精神,結合實際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管理體制的通知》,決定撤銷各鄉鎮中心學校,各鄉鎮成立義務教育學區管理小組,恢復原中心學校所在國中名稱。本次改革精簡了中心學校22個,精減人員160名,最大限度減少了教育的中間環節,理順了中國小管理關係,激活了學校幹部隊伍,推動了我縣教育向更好更快的高度邁進。同時,嚴格規範學校幹部管理,制定《**縣學校領導幹部外出請假報告制度》等檔案,嚴格實行請假制度,為校長專心治校,用心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建設教育強縣,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作為全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信心,搶抓機遇,趨勢而上,奮力實現**教育的崛起和趕超,實現**教育的跨越和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