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經驗匯報材料

平安街向南延伸至濟青路、向北延伸至東靖路,徹底實現市區、鎮區和北部山區的全線貫通;沿河南路和東靖路向西延伸至繡江路,實現鎮域內三條橫向主幹道與繡江路的整體併網。在此基礎上,鞏固完善現有老鎮區,實施鎮區“西擴南進”,建設以東外環為軸線的東部新

區;以北外環和平安街北沿為依託的北部新區;以亭子、七郎社區為中心的西部新區;以睦里社區為接點的南部新區。通過鎮區的擴張整合,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聚效應,逐步實現與市區的整體對接融合。

2、以人為本,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隨著城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城鎮的服務功能也將更加全面,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勞動力充實到裡面。工業、商業、服務業等二三產業,勢必會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主陣地。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我們將以村為單位及時掌握各村剩餘勞動力的第一手資料,建立剩餘勞動力資源庫,結合鎮內民營企業較多的優勢,為企業和剩餘勞動力牽線搭橋,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並以企業為載體,分期分批舉辦技術培訓班,提高農民實用技能。同時,對進城鎮購房、經商的農民簡

化辦事手續,提供優質服務,加快農民進城。

3、工業強鎮,築牢城鎮化建設經濟基礎。繼續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突出鍛打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通過產業集中和區域整合,把小型企業聚集起來;通過規模擴張和技術革新,把規模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改善環境和加強服務,把一批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和大項目引進來。在重

點鞏固好桑園民營工業園的基礎上,在繡江路東側、平普路南側規劃建設一處新型產業園區,重點安置一批科技含量高、無污染的新型企業項目;在蔡莊民營工業區的基礎上,向西規劃建設一處鍛打工業園,打響“鐵匠之鄉”的地方品牌。通過規劃建設,使全鎮形成民營工業“三足鼎立”的園區格局。通過發展工業,大幅度提高財政貢獻能力,使我們有更多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功能配套,形成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良性循環。

4、商業興鎮,助推城鎮化建設發展進程。小城鎮作為公共產品集中、農村民眾生活消費的主要場所,其承載能力直觀表現在它的商業繁榮程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氣”是否旺盛。我們下一步將繼續發展“沿路商業”,在平普路、鎮西路等主幹道兩側興建商住樓,同時在鎮駐地西南側規劃新建一處新的商業居住區,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鼓勵引導更多農村民眾進鎮落戶、建店經商,從而走“以商帶住、以住促商、以商住聚人氣”的路子。另外,結合新農村建設,鼓勵鎮駐地村和周邊村,按照“緊湊、合理、適用、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興建農民公寓樓,按照社區化管理模式,逐步改變民眾生產生活方式,以優美的生活環境、舒適的居住條件、和諧的社會氛圍,讓民眾切身感受到現代化生活的氣息,把相公建成經濟繁榮、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秩序優良的“鄉村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