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動物防疫安全工作經驗做法

五、加強隊伍建設,著力完善防控體系。與省畜科院、綿陽鐵騎力士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人才培養與科技合作協定,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畜牧系統防檢疫人員參加業務技能培訓和職稱考試,有效提高了動物防檢疫人員的業務技能。加強縣、鄉鎮、村三級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建設,把鄉鎮畜牧獸醫站站長工資納入了財政預算,確保有機構、有人員、有辦公地點、有必要的工作經費。實行收費公示、服務承諾、限時辦結和責任追究制度,公布了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建立健全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隊伍,負責對全縣發

生的重大動物疫情及時處置,先後成功處理了多起突發性輸入性重大動物疫情,做到了反應迅速、部門配合、處置果斷、科學徹底,實現了有疫不成災、有疫不流行,全縣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總體趨於平穩狀態。

六、加強源頭監管,著力推行健康養殖。在積極引導和培育專業養殖場(戶),適度發展畜禽規模養殖小縣的同時,按照“六分離六配套”原則,高標準抓好生豬圈舍等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以沼氣池修建為主的糞污綜合治理,持續最佳化畜禽品種質量,建立了生豬、肉羊、毛兔良種繁育場,全縣生豬三元雜交面達到98以上,其中外三元雜交面達到25,商品肉豬胴體瘦肉率達到62以上,肉羊、毛兔良種普及率分別達到70、60以上。切實加大飼料、獸藥等投入品質量管理,全縣先後通過了農業部和省級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認定及產品認證,並獲得國家標準委“國家級生豬生產標準化示範縣”認證,有效地保證了畜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