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交流材料

加強和改進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是推動稅收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必須結合部門工作實際,創新機制,激發動力,加強實踐,增強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創新機制,選準人才培養方向

在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不過多的規劃超離日常工作範圍的學習和培訓內容,要在“範圍適度、簡便易行、評價公允”三條原則的基礎上,加強實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培養,重點是做到“三不”。

不好高鶩遠而苛求全能人才。韓愈《師說》篇中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句話在行業領域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基層稅務機關不是造就全能人才的大專院校,而是一個辦理具體事務的單位,最需要的是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應該大力倡導稅務幹部立足崗位學專業、精業務,做到本職工作揀得起、鑽得深、做得精。如果好高鶩遠,苛求每名工作人員樣樣精通,都是全能人才,既不符合科學人才發展觀,又不切合基層實際。

不拔高基礎去強求高尖人才。目前,有些基層稅務局提出“三高”人才培養規劃,硬性規定“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的人才比例,這些規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工作在基層一線的同志大多文化基礎不高,大多數人參加工作時的第一學歷只是高中或專科水平,要求這一批人成為高尖人才缺乏基本條件。再從基層縣(區)局的工作特點和人才需求來看,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技能人才,駿馬雖力險,犁田不如牛,絕大多數同志都渴望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平常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要用在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上,潛心研究尖端問題的時間和精力很有限,要達到高尖人才的標準很遙遠、很困難。

不偏離工作而純求公關人才。一個機關能夠擁有更多的公關人才是好事,能夠從一個則面反映出這個機關的形象,但是,在一個基層局完全沒有必要為純粹培養大批公關人才而煞費苦心。稅務部門並不從事外交斡鏇工作,一切工作要靠實幹才能幹出來,靠“公關”是攻不出來的。有些基層稅務局提出“人人會講國語、個個精通外語、全員悉知國標禮儀”等規定,僅僅作為一項倡導是可以的,如果要求“個個考試、人人過關”就偏離了主題,衝擊了主流人才的培養方向,對工作的促進作用不大,甚至會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

二、激發動力,提高幹部學習興趣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勞動,長期的心神勞累容易使人產生厭倦情緒。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改善環境、培養興趣、激發動力,減少學習厭倦感。

一是要減壓疏堵。一些基層稅務機關總是把“高壓促學、強制灌輸”作為首選武器,三天一發文,兩天一買書,然後要求大家把檔案和書本當可口的麵包一樣吞下去,很少考慮不同人的口味和食量差異,也不管是否消化,只要“填鴨式”的強制灌輸完成以後,就在“通吃”與“增智長才”之間劃等號,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需要花大力氣改進。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習評議的不合理性,帶來了很大的負面作用,比如:讀《xx傳》不算學習,讀《xx文選》才算學習;在書頁中作眉批、作點評、記感受不算學習,要白紙黑字寫在筆記本上才算學習;凡是沒有規定必讀的書籍讀得再多也不算學習,全年僅僅讀了幾篇規定要讀的篇目就算學習……。這些不合理的評學方式,不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使人產生牴觸情緒,挫傷同志們寬泛學習各類知識的積極性。學習需要寬鬆的環境、需要愉快的心情,減壓疏堵就是要減輕學習上的精神壓力,疏通堵在心頭的學習鬱結,要大力提倡和肯定多種學習方式和習慣並存,通過減輕形式上的壓力,變堵為疏,讓大家在輕鬆的環境中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