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個結合 發展專業市場

三、與發展民營經濟相結合,實現經濟總量膨脹

市場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可以為民營業戶提供更充足的商品、資金、信息和產品銷售空間,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寬廣舞台。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市場帶動一產、拉動二產、促進三產,積極引導業戶從初級產品交易向加工轉化增值發展。通過發展鋼鐵市場,有效帶動了全鎮機械鍛鑄產業的發展,全鎮僅人力三輪車加工企業即達20餘家,年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其它機加工企業有50多家;通過市場拉動,全鎮民營業戶已達1600多家,納稅額占全鎮工商稅收的60%以上。

四、與城鎮建設相結合,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我們始終堅持把市場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對市場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發展,走以市興城的路子。圍繞發展壯大市場,我們先後硬化城區全部道路,形成了城區“三縱四橫”的交通大框架,同時,實施了城鎮“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塑造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文明有序、品味較高的小城鎮,為商貿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同時,城鎮建設的發展又有效促進了市場的壯大。近年來,我們不斷轉變市場經營思路,堅持由“大建市場”轉向建大市場,狠抓市場管理與經營,一是成立了由工商、稅務、公安、供電、土管、金融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市場建設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全鎮市場建設規劃的制定、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市場建設過程中的協調服務,加強對業戶交易行為的保護和監督,有效維護了市場經營秩序;二是積極探討實行市場管理辦公室“一頭收費”、“一個視窗對外”,工商、稅務、城管等各個部門的管理職能都通過市場辦公室來實施,有效杜絕“三亂”行為,同時,對市場實行24小時全天候服務,切實保障客戶雙方都能夠享受到信息諮詢、安全保衛、交通運輸、生活飲食等全方位服務,真正解除業戶的後顧之憂,促進了市場健康發展。通過鋼鐵、機電設備和寵物等市場的建設,新增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今年,我們又重點進行了大橋路綜合開發項目,通過完善經營業戶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有效促進了城區建設重點戰略東移,城區面積由原來的2.4平方公里增加到6平方公里,達到了集聚人口、完善設施、膨脹城區規模的目的。

近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通過進行市場建設,加快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區的集聚,實現了發展市場與發展民營經濟、與轉移剩餘勞動力、與加快結構調整的有機結合,達到了增加集體收入、促進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東關北村不斷提高市場發展檔次、提升管理水平,促進了市場效益的穩步提升,年收取市場管理費達140餘萬元;東關南村在當年完成工具機設備市場建設的基礎上就增加集體收入100餘萬元,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通過進行市場建設,也有效轉移了農村剩餘勞動力,拓寬了民眾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全鎮從事市場經營與服務的業戶已達800餘家,吸引各類從業人員5000餘人,真正達到了民眾受益、財政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