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創辦勞福事業

我們xx縣是全國重點產煤縣,年產原煤達500萬噸,過去經濟一度輝煌,獲得過全省經濟十強縣,但是近年來,由於經濟結構的調整,煤炭行業關井壓產,煤炭產業銳減,企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全縣下崗職工增加,黨政機關欠發工資,工會經費收繳艱難,直接影響了工會生存與發展,為擺脫困境,發揮好工會組織作用,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市總工會的幫助指導下,依託資源優勢,創辦職工扶貧基地,積極發展工會實業,收到了明顯效果。到目前為止,共創辦養殖基地一個,種植基地一個,工會實業二個,共安置下崗職工50多人,分流機關幹部3人,年創產值50萬元,實現利潤10萬元,為保證全縣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具體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增強創辦工會勞福事業的自覺性

幾年來,由於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和受資金困擾,企業生產不景氣,一些職工下崗,特困職工生活出現了困難,給職工隊伍的穩定帶來了影響。面對新形勢下出現的問題,我們工會組織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如何使下崗職工重新得到安置,使特困職工脫貧致富,為黨和政府排憂解難,如何為縣域經濟走出困境做出貢獻,如何解決工會自身生存與發展,工會應該怎么辦,是等,是靠,還是一推了之,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組織機關幹部下基層調研,到外地考察,到困難職工家中走訪,到市場經濟中尋找答案。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使我們萌發了創辦以養殖業、種植業為主的扶貧基地的構想。起初我們一班人了有種種顧慮,歸納起來是三怕:一怕項目選不準,掉進去;二怕沒能人幹不成;三怕有人說工會不務正業。面對這些顧慮我們縣總工會領導班子認真學習了關於工會興辦勞福事業的有關檔案精神和上級工會提出的工作重點,分析研究了自身能力,大家認為工會組織要想生存發展下去,要想有所作為,要想在職工出現困難的時候幫他們一把,就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傳統觀念,樹立起市場經濟意識,把發展經濟作為工會扶貧的突破口,走出一條自我解困,自我強壯,自我發展的新路子,在此基礎上,縣總工會研究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大力興辦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的扶貧基地,增強工會自身的經濟實力,為企業下崗職工和特困職工再就業創造條件。在特困職工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做一點我們應該做的工作,對興辦扶貧基地,縣總工會是從三個方面提高認識的:

1、工會舉辦勞福事業是履行維護職能的需要。維護職能是工會最基本最主要的職能,工會興辦扶貧基地,可以安置一部分下崗職工和特困職工就業,這樣即減輕了企業負擔,又對職工民眾有利,是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

2、工會興辦勞福事業是推進“送溫暖”工程,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近年來,由於部分企業生產不景氣,不能保證正常開資,致使一些職工生活困難,部分職工很有意見。他們有的集體上訪,有的滋意~,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工會是黨聯繫職工民眾的橋樑和紐帶,工會的扶貧基地辦好了,可以為特困職工脫貧創造條件,從而為企業和社會緩解一些矛盾,提高黨和政府的聲譽,有利於促進社會安定團結。

3、工會興辦勞福事業,是壯大自己,增強經濟實力的需要。工會要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說到底需要有經濟實力,沒有經濟實力,腰桿就不硬,辦實事就兌現不了。實踐證明單靠工會自身能力是無法幫助困難職工的,如果工會扶貧基地辦得好,經濟實力就雄厚,就可以更好地為特困職工辦好事,辦實事,才能增強工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認識提高后,增強了我們創辦扶貧基地的自覺性,幾年來縣總工會始終把這項工作當成大事來抓並且收到了實效。

二、加大扶貧基地建設力度,使扶貧基地健康發展

為了做好扶貧基地的建設力度,首先,我們成立了以主席為組長的縣總工會扶貧基地建設管理領導小組。責成一名副主席親自抓基地建設,生活部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上下三級管理體制。其次,選準項目,經過考察,我們選擇了風險相對較小,有發展前途的養豬項目,創辦了養豬扶貧基地,在資金上我們千方百計多渠道籌集爭取市總工會借貸4萬元,結餘經費拿出一部分,向職工幹部集資共籌集9萬元,在雞東鎮沿河村購買廢舊校址4,000平方米,房屋300平方米,改造成了生產肥豬300頭的養豬常養殖扶貧基地生產商品豬每年向市民提供優質生豬200頭,每年春節由政府出資為困難職工提供扶貧救濟豬肉2萬餘斤,安置下崗職工12人,基地資產由開始時的9萬元,已增加到今天的20多萬元,年實現產值20多萬元,實現利潤2萬元。現有存欄種豬12頭,基本實現了自繁自養的良性循環。為擴大扶貧基地建設項目,我們在綜合鄉承包土地500畝,種黃豆220畝,種白瓜子270畝,西瓜10畝,打木耳椴13,000椴,新開養魚池2,000平方米。年實現產值30萬元,實現利潤4萬元。為了幫助下崗職工解決就業技能問題,我們購置了10台電腦開辦了下崗職工技術培訓班,每年培訓下崗職工200多人,使大批下崗職工通過培訓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為解決工人文化宮開資,我們將文化宮一樓全部改為門市房對外出租,每年收租金8萬元,基本解決了文化宮職工生活問題。今年我們還用扶貧基地實現的利潤扶持了10多名職工養豬、養狗、種地,種果樹,創出了一條下崗職工自立自強、自我發展脫貧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