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稚園小班活動區域布置

對幼兒來講,大多數接受教育的範圍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環境的布置,或是遊戲中獲得的,根據《綱要》指出: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很大,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應有良好的環境,凡是可以讓孩子接觸的物質和人都是他們的環境,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很大,要給兒童創設良好的環境,要有遊戲的環境,藝術的環境,審美的環境,圖畫的環境。新世紀對皮亞傑理論的再認識,,更主張教育要適合不同邏輯發展,教育要著眼於兒童自身的活動,以同化為主的遊戲活動是兒童學習的根本,在此基礎上,依據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來激發和形成兒童目前還未完善或不存在的心理機能,此理論是以師生互動為框架的主體結構,倡導一種尊重個體差異,關懷每個孩子發展的教育價值觀,而活動區教育正是此理論框架上,新興發展起來的。區角活動是幼稚園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小組遊戲,能充分發展動手、動腦的能力。區角活動也是孩子們自由的活動,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活動的內容,然後進入不同的區角進行遊戲。這些活動老師除了一些必要的指導外沒有過多的干預,所以孩子們能在活動中積極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玩起來也更加的快樂

一,規劃整體布置

所謂幼兒活動區,也稱遊戲區域,學習區域,或興趣中心,指在活動室中教師清晰地劃分出不同材料和不同活動類型的區域,即幼兒所有活動的範圍,包括室內活動,室外活動,專業教室活動等等一系列幼兒所活動的場所。本次研究著重對小班教室各區域的布置,物品的擺放,各區域間的相鄰作研究。活動區的創設是從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的,一般需提供娃娃家等角色遊戲區域、積木區、圖書區、益智操作區、美工區、科學區等。隨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對各區的指導側重點應有所變化。例如,對小班幼兒提供自然科學區主要是為了給幼兒提供觀察場地、機會,並不作為活動的重點;教師對小班遊戲的指導更多側重於娃娃家、積木區等,著重激發幼兒良好情緒,能積極投入活動。

在創設區域時,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結合本班的教育目標,幼兒人數,確而定。室內應該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的思想,將幼兒優秀的作品貼上在牆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主色調以亮麗的為主;圖案選幼兒喜愛的動物造型或形狀,富有兒童情趣;室內整體應統一協調,給人以統一的感覺,每個區域儘量分開,但又緊密聯繫;部分區域可根據單元目標或任務設計環境的布置,將教學與環境融合;區域的設計應富有想像力,給幼兒發揮想像的空間;可根據各個季節對環境進行改善,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節日到來時,將喜慶的氛圍帶入環境中,或是教育性的知識融入環境,這樣幼兒更容易記住;在環境中,發展幼兒的社會性認知,例如禮貌用語等,從小培養;最重要的一點,教室的布置應有幼兒參與的全過程,發揮幼兒在環境中的作用。

首先,在確定活動區域時,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幼兒的年齡特點

首先小班幼兒好玩,好動,這時教師更應該以幼兒為主,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環境的布置多讓幼兒動手,這樣既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又起到了將教育融入環境的效果。小班幼兒情緒較為突出,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可以保持持久和集中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這點,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探索,培養幼兒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