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經驗總結

一、思想方面---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作為一名教師,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單純有美好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正確理解和對待教師的責任,提高業務能力和增強道德修養都是一個優秀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才是教育得以實施的根本保證。長期以來,我圍繞著“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為人師表”這八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好的教師在於他的每一節課學生都是有收穫的,讓學生在興趣中產生疑問,疑問過後思考,思考中總結 收穫是每一位老師常用的教學模式,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針對每一節課的內容設計生動可行的教學方案卻也是每位數學同仁一直在探索的,包括我。這學期我珍惜每一次上課的機會,為學生設計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從學生的反饋中靈活地變動教案,力求每節課學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飽。課後我也會及時做好教學反思,寫教學後記。

二、從作業到課後輔導,關注每一位學生。

每天的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我都做到及時詳細地批改,發現問題馬上在課堂上重點講解。班上有幾個同學由於以前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理解能力又比較弱,每次學的新課都不能很快學會,我就趁課間時間為他們做個別講解,每次當他們做出了題目我都告訴他們:其實很好容易的吧,你不也很快就學會了。建立孩子的信心,提高學習興趣,這樣離我的目標就越來越近了。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 。

二、教學方面---切實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和生動性

身為三年級的老師,怎樣將本年級的課文教學課堂變的生動又有實效,是本學期中我教學工作中突破的重點,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我努力探索,大膽嘗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了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我採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激趣提問法。

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不斷地提出問題,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太大、太泛、太難,都很難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在每一節課上課之前,都做了認真的準備,把上課時要提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在教課文《翠鳥》一課時,開課我就問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你知道翠鳥是怎樣捉魚的嗎?......等問題一出,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所描繪的美景之中。這樣的提問使得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也因此輕鬆的理解了課文內容。

2、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法。

語文課的工具性特點決定了這一門學科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的,它體現的並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語文知識,而是一種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著重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種能力的提高,單單靠語文課堂教學又是不夠的,在這種教學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斷地探索、嘗試新的教法、新的課型。在一個學期中,我不間斷地開設了諸如“朗讀競賽”、 “成語接龍比賽”、作文 片段描寫比賽”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的課型的開展,不僅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更是激起了同學們對於語文這一門課程的熱愛,使他們對於語文這一門學科“愛學”、“樂學”,同時,他們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也在一種輕鬆活潑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提高。實踐證明,學生們很喜歡上這樣的課。 要上好這樣的課,首先,課前要充分預習。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習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任何一堂課以前,我都要求學生必須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勾出不會或者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通過提前預習,才能針對性的對學生的疑難進行解答,在此基礎上,才能展開共同的學習研究活動。其次,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活講活練。開課時,我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新課導入,如情景導入,一開始就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倡導學生“自學”與“共學”相結合。在課文學習時,我首先讓孩子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哪怕小到一個詞語,多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的問題,如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我讓會的孩子當小老師進行全班講解,在這一過程,不僅會的孩子對知識進行了鞏固,不會的孩子更是通過同學互助,解決了疑問,學到了知識。同時,還激勵起更多的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助人,針對大多數孩子提出的較難問題,我再進行全班講解,突破學生的共性難點。 課堂中,師生互動,講練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講練”並不是傳統意義上老師一味灌輸知識,學生不停筆頭練習,主要指老師針對學生自學提出的問題釋疑性的“講”,以及老師針對共性問題分解設疑,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講”;學生練習也是口頭和筆頭結合練習。最後,課後運用,知識拓展必不可少。對於文本的學習,目的是為了學生理解並掌握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型並能運用;同時,在學習課文中,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文本學習後,我通常會設定或鼓勵學生將所學課文編成對話,或讓學生遊戲、情景對話、故事改編等活動來鞏固所學的知識,並轉化為技能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