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委關於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決定

10、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上漲“雙聯動”,使全市220萬困難民眾生活隨經濟發展而提高,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把最低生活保障放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優先位置,根據全市經濟發展水平,建立城鄉低保民眾、五保人員和優撫對象的生活保障標準的正常增長機制,增長幅度分別與上年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幅同步。同時,建立物價聯動機制,在物價上漲期間對困難民眾實施動態價格補貼,確保城鄉低收入者實際生活水平不下降。

11、5年投入3000億元,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保持財政教育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4%的比例,建立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均等化,建成1000個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萬個村衛生室,逐步提高醫保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減輕患者醫藥負擔。建立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村級基層文化、體育、村郵站等設施的標準化建設。建立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各類社會保險全市統籌。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標準,確保人均水平高於全國。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救助力度,將城鄉低保標準差距縮小至1.5倍以內。

12、把31個遠郊區縣城打造成區域經濟中心,建設500個現代化小城鎮,加快縮小區域差距。以交通互聯、產業互動、功能互補為重點,著力構建主城、區域性中心城市、區縣城和特色中心鎮聯動發展的大都市連綿帶。加快實現高速公路“4小時重慶”,國省道連線80%的鄉鎮,鐵路覆蓋80%的區縣。整合各類專項資金,支持31個遠郊區縣城功能提檔升級,建設區域性、專業性公共服務中心,打造500個產業堅實、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小城鎮。加大對“兩翼”和貧困區縣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將區縣財政供養人口人均財力提高到10萬元以上。最佳化“圈翼”區縣對口幫扶,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在融資50億元幫扶“兩翼”區縣建設特色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再融資50億元,加快“兩翼”工業化進程。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促進資源利益互惠共享。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強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科學地謀劃發展,更加務實地改善民生,在又好又快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不斷提高全市人民幸福指數,為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