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業節水技術考察報告

為了學習甘肅省農業節水經驗及其新技術,經農牧廳領導同意,由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彭陽縣、隆德縣、原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固原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負責同志及財政廳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總站馬金虎站長的率領下一行8人,從5月21日至5月28日在甘肅慶陽、酒泉、張掖市及榆中縣進行了旱作節水農業技術考察,先後考察了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鎮新後村設施農業示範點、後官寨鄉賈北坳糧經間作套種示範點、寧縣焦村鄉任村和米橋鄉宋家村農業綜合示範點、正寧縣五傾原鄉西渠地地膜玉米示範點、五傾原鄉上南村及馬村小麥旱作豐產栽培示範點,酒泉市肅州區銀達村蔬菜高效種植試驗示範、西峰鄉官北溝高效立體種植示範園、鏵尖鄉茄子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示範區,張掖市甘州區新生花卉蔬菜制種及小麥品種示範點、新聯村玉米品種示範點、東聯村農作物新品種示範點、新建村加工蕃茄標準化豐產栽培示範點、紅聯村農業綜合示範點及節水示範區,榆中縣旱地玉米全膜覆蓋雙壟面集雨溝播栽培技術示範點。考察期間還與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節水與土肥管理站及植保站進行了交流和座談。

這次赴甘肅考察,由於總站領導重視,目標明確,接待單位安排周到,不但順利完成了考察任務,而且學到了甘肅旱作節水的新技術,借鑑甘肅的經驗,將會促進寧夏農業節水技術的發展。現就考察情況匯報如下:

一、考察區域的基本情況

我們所考察的慶陽市與我區的固原市彭陽縣、吳忠市同心縣相鄰,同屬西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甘肅隴東黃土高原的主要組成部分,區內地勢北高南低,海拔885-2082米,高差1197米,全市轄7縣1區,141個鄉,總人口256.69萬,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682.68萬畝,占土地面積的24.2%。有效灌溉面積58.19萬畝,占耕地面積8.5%。慶陽市地處中緯度地帶,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屬典型的旱作雨養農作區,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年平均氣溫7-10℃,日照時數2250-2600小時,≥10℃的有效積溫2600-3200℃,無霜期140-185天,太陽輻射年總量123.5-145.6千卡/cm2。年降水量480-660mm,具有季節分配不均,降水強度大,年際變化大等特點,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常常出現春旱連伏旱的持續乾旱。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為主,其次為胡麻、油菜、玉米、馬鈴薯、豆類、穀子、蕎麥等。近年來慶陽市農業發展很快,實施“三大產業”的四個百萬畝工程,使糧食總產達99.25萬噸。縣域經濟特色明顯,如正寧縣的“南果北煙(烤菸)”已成規模,農村面貌一新,董志塬樹木成蔭,果樹連片,塬邊層層梯田,麥浪滾滾,早勝紅牛養殖園處處再現,村村道路暢通,紅磚紅瓦康居隱落林中,一派大好風光,勝於我區彭陽。

張掖市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段,位於東經97°20′—,東西長465km,北偉37°28′-39°57′,南北寬148km,南北依山,東西狹長,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接金昌,西連酒泉,南與青海接壤,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全市轄5縣1區,總人口126萬,其中農業人口100萬。年平均氣溫7.6℃,年降水量89- 283mm,蒸發量1700mm,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全市總面積4.2萬km2,現有耕地390萬畝,森林576.8萬畝,草原3257萬畝。農業同寧夏引黃灌溉一樣同屬“綠洲農業”,地勢平坦、光照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依賴祁連山的融雪而灌溉,域內有黑河等大小河流26條,天然徑流量達24.75億米3,水資源量達26.5億米3,灌溉面積378.6萬畝,內農田灌溉面積317.7萬畝。近年來由於給黑河下游額濟納旗居延海調水、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為此,張掖市致力於節水型社會建設,通過灌溉節水改造與配套、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控、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和經濟結構調整、生態建設和水資源保護等措施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向黑河下游的分水目標。初步建成了草畜、果菜、制種、輕工原料四大主導產業,農業生產發展處於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