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

(三)資本運作要有新力度

資本運作是加速企業資產重組、提高企業籌資能力、增強企業整體素質、推進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有利於激發企業活力,增強發展後勁。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招商引資的同時,積極探索多渠道籌資的辦法,促進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一要爭取企業上市。加強政策引導,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資本運作領導小組,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建立和完善激勵設立股份制公司的有效機制,發揮政策調控、利益導向作用,加快股份制企業發展步伐,爭取今年有10家以上企業設立股份公司,新辦企業有2家以股份制發起設立。要積極協調做好新世界石材、科力陶瓷這2家省級上市後備跟蹤企業的改制和包裝工作,爭取年內完成股份制改造;重點扶持培育10家上市後備企業,幫助企業做好上市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在“十五”期間有幾家企業實現上市融資。要善於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創新思路,靈活措施,促進企業直接上市或買殼、借殼上市;要善於抓住二板市場呼之欲出的有利時機,加快民營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改制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爭取二板上市。二要盤活存量資產。通過企業間的購併、資產重組等手段,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實現資產的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進一步發揮國投公司資本運作的龍頭作用,加快組建公共事業國投公司,盤活現有公共事業資產,採取bot、tot、abs等方法進行融資,加大對城建、教育、衛生、旅遊等社會公共事業的建設力度。對有明顯經濟效益的建設項目,實行企業化管理,建立股份制的項目業主公司,明確權利、責任,規範運作。三要多方籌集資金。不斷增加財政建設資金來源,建立財政貼息制度,把一部分財政撥款或財政信貸轉為對重點項目建設的貼息資金。要積極探索以“財政+會員”等組織形式,設立股份制擔保公司的新路子,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貸款問題;扶持發展民間型的風險投資公司,促進中小企業和風險投資事業互動發展。要充分發揮民間資金充裕的潛在優勢,政策引導,利益誘導,想方設法促進民間投資增長,聚好民間遊資,用活民間遊資,拉動經濟發展。除此之外,要繼續爭取國債資金,並落實好資本金,爭取銀行信貸資金支持。鼓勵中小企業之間的金融互助,探索在行業協會或商會的基礎上建立企業信貸協會或金融互助協會。

(四)產業層次要有新提升

調整為6:55:39,形成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農業要調特調優。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念好山海經,努力建設“山上*”和“海上*”。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打響“中國龍眼之鄉”品牌,收縮戰線,重點抓好水果、畜牧、花卉產業,在特色、規模、技術上進行突破。鼓勵農民建立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業示範園區建設,興辦現代化農場,下大力氣扶持一批龍頭企業,以“基地+公司+農戶”的形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適應加入wto的新形勢,積極引進世界上優良的農作物品種、最新的農業技術、先進的加工方法,推廣“有機農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要努力實施“農民增收工程”,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和農村穩定。工業要調大調高。調大,就是要培植“月亮”,對有效益、有潛力、有市場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增資擴營和技術改造。要引導企業進行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出台鼓勵規模經營的政策,推廣華輝、東升企業股份制的做法,積極推動一批骨幹優勢企業走扎木成排、強強聯合、強弱兼併之路,實現低成本擴張,組建大企業、大公司、大集團,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建聯合艦隊,揚群體優勢。進一步最佳化企業組織結構,在提高專業分工協作水平的基礎上,努力形成以大型企業集團為龍頭、“小型巨人”企業為骨幹,眾多協作配套的中小型企業為基礎的企業組織體系。要壯大建材支柱產業,延長產業鏈,把“中國建材之鄉”這篇文章做活做深。調高,就是要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應技術,有重點地改造傳統優勢行業,提高工藝和裝備水平,向科技要利潤、要效益。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重點做好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及環境保護等高新技術項目的引進工作,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揮後發優勢,形成新的產業群和增長點。要推進企業信息化,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大力開發高市場容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新品牌;組織企業抓好產品質量認證和計量工作,實行科學化管理;走名牌興業、名牌立市之路,力爭實現全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不斷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第三產業要調活調新。按照“突出重點、體現特色、提高比重、全面發展”的思路,把第三產業作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增長點來抓。特別要充分發揮我市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打響古代海絲之路起點和鄭成功故鄉的品牌,以辦大產業的思路和要求,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快旅遊產業化進程,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