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赴山東煙臺等地學習考察報告

二、在創建目標上,要始終堅持提升素質,最佳化環境,打造文明和諧的城市形象

(一)以提升市民素質為根本,廣泛開展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從1993年開始,煙臺市以治城、育人、樹新風為主題,以塑造繁榮、美麗、有序的城市形象為目標,廣泛開展了以“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為主題的“雙文明”月活動。配合教育活動,組織編寫了各類市民教材讀本,既有總體性的《煙臺市民文明手冊》,又有每年一冊的《市民素質教育讀本》、《農村思想道德教育材料》,還有針對性較強的《文明市民公約》、《市民行為十不規定》等,形成了規範化、系統化的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教材體系。

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下發後,市委下發了“以德治市”工作意見,倡導並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道德實踐活動。圍繞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開展了“爭創學習型社會、爭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人才”活動;圍繞抗擊“非典”,組織開展了“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等活動;圍繞城市綠化美化,在文明單位和市民中開展“捐植文明林”活動,組織了30多萬人次參加“愛市義務勞動”;圍繞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織開展了小公民“五小”實踐等活動。駐煙部隊積極支持和參與創城工作,開展了“為煙臺增魅力,為駐地添光彩”主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市民思想素質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到升華,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二)以加快城市硬體設施建設和城市綠化美化為基礎,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和“年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要求,三年來,投資40多億元,構建了“貫通南北山海、拓展東西兩翼”的城市框架,完成了濱海景觀帶等200多個建設項目;對中心街區兩側的建築進行了統一規劃設計、統一路燈安裝、統一路面鋪設,統一管線改造;投資8000多萬元建成了國家一類圖書館,投資XX多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藝都影劇院,對市博物館、美術博物館等進行了修繕改造;投資4000多萬元搬遷煙臺山駐軍並進行了一期保護開發。在抓好標誌性景觀建設的同時,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兩年來,先後對27個居民小區進行改造,直接惠及4.5萬戶約15萬人。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3平方米,人均公共體育設施面積超過0.6平方米。

(三)以強化城市管理、建設高效開放的政務環境為重點,打造城市及黨政機關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改革城市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了城市綜合執法隊伍;把市場機制引入城市管理,對公共衛生管理、園林綠地管理等進行招投標,城市衛生保潔率達到100%;以最佳化交通運輸市場秩序、規範交通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強化文化市場管理為重點,加大了綜合治理力度。公共安全感調查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達90%以上。

在創建活動中,煙臺市特別注重建設高效開放的政務環境。一是從1994年開始,在全國率先推行公開辦事內容、辦事標準和程式、辦事時限、賠償標準等社會服務承諾制度,有效地規範了政府行為,中宣部和國務院糾風辦在8個部委和12個大中城市推廣了這一經驗。二是為了方便民眾辦事,提高工作效率,將有行政審批權的31個部門集中,建立了一條龍辦公的“行政審批中心”。三是利用電視面對面、廣播熱線、網上對話等渠道開展政府部門與市民對話,傾聽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四是開展“萬人評機關”活動,通過報紙和網路投票、向企業和市民發放評議票等形式,對黨政群機關進行評議。評議分熱點和非熱點部門排出名次。對後三位的部門和單位取消當年評先資格;對連續三年後三位的部門調整領導班子。這一做法有效地解決了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及工作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低、服務質量差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