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勞動關係調整學習考察報告

三是多部門聯動促進勞動契約的簽訂、鑑證工作。南寧市對不簽訂勞動契約的職工不予辦理各項社會保險;長沙市公安部門對不簽訂、鑑證勞動契約的外來勞動力不予辦理落戶手續。長沙市還由組織部門出面,借調勞動部門一位處長參與企業改制工作,確保在契約解除、變更、重新簽訂方面服務銜接的緊密。南昌市將簽訂勞動契約作為私營企業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的先決條件。

四是通過開展和諧企業的評定工作,推動、宣傳勞動契約、集體契約的簽訂工作。長沙市開展了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評定工作,將工資協商、集體契約簽定,勞動契約簽訂率作為主要考核條件,對被評達標的企業,由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會議有關部門進行表彰,並公開集中宣傳,提高企業的對外形象,並在享受勞動保障優惠政策和評優評先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考慮。

(二)勞動監察方面

在機構建設方面,南寧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為正科級單位,設支隊長一名、書記一名,副支隊長三名,下轄四個科,隊員30人,監查執法人員與企業用工人數(56萬人)之比為1:18666 ,長沙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為副處級單位,設支隊長一名,副支隊長兩名,下轄三個大隊和一個綜合科,隊員72人,監查執法人員與企業用工人數(116萬人)之比為1:16111,南昌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副處級單位,設支隊長一名,副支隊長兩名,隊員16人,監查執法人員與企業用工人數(89.84萬人)之比為1:56150,三城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均在圍繞勞動保障的中心工作,強化執法監察中發揮了“拳頭”作用。

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有:

一是普遍開展了勞動保障誠信制度建設。長沙市建立企業企業勞動保障誠信制度,評定“勞動保障誠信示範企業”,並在媒體上進行勞動保障誠信示範企業公示和企業勞動保障失信公示,確定了違規用工、無故拖欠工資兩個定性指標和勞動契約簽訂率、社會保險參保率、社會保險繳費率3個定量指標。南昌市建立了勞動保障誠信企業評價制度,根據企業辦理用工手續、簽訂勞動契約、繳納社會保險等情況評出勞動保障aaa、aa、a、b、c、cc、ccc七級誠信企業,並對誠信企業實行了動態分類管理。對誠信守法的企業給予表彰,對不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不講誠信的企業除依法處罰外還在新聞媒體上予以曝光,引導企業建立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發展的勞動保障管理模式。

二是創新工作方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長沙市建立了建築領域農民工保障金制度,提取工程造價款的15%作為農民工工資由勞動部門管理,由銀行進行社會化發放,既保證了農民工工資不被拖欠,也確保了建築企業農民工勞動契約簽訂率達到100%,由於成效顯著,長沙市下步還將向農民工相對集中的裝飾裝修行業推廣。南昌市啟動了“六個一”工程,即建立一個維權崗,開通一部熱線,出台一份通知,建立一個聯動機制,建立一個新聞媒體宣傳網路,加強一線執法力度,並定期組織建築領域項目經理、勞資人員勞動法律法規培訓班,與各項目部簽訂了《專項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目標責任書》,目前,南昌市正在醞釀依託外來勞動力市場建設,建立統一標準的勞務派遣公司,全部納入到勞動力市場內管理,同時與建築部門攜手聯合規範發包、分包行為,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