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統計局赴香港培訓人員學習考察報告

二是了解了香港的繁榮。街上的人流接踵而行,高聳的樓宇鱗次櫛比,繁榮的經濟自由發達,稱得上是名實相副的亞太地區乃至國際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從統計快報數據資料可見一斑。香港的土地面積為1104平方公里,約是南京市的六分之一;香港的常住人口為702.64萬人,總住戶232.6萬戶,南京市的常住人口為771.31萬人,戶籍總住戶205.64萬戶,但香港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480人,是南京的5.5倍,香港的居民平均預期壽命高於南京5歲;香港的地區生產總值約是南京的3.4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是南京的3.7倍;香港的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即運輸、旅遊、金融、商貿和其他服務,其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達91.8%,南京只占51.3%;香港的進出口總值約為南京的20倍;香港接納入境旅遊者約為南京的26倍。

三是體驗了國際大都市的文明生活。香港的交通井然有序,汽車方向盤均設在右側,汽車靠左側行使;汽車及行人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極強,真正做到了紅燈停綠燈行。全香港的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菸(香港大學的校園內一律禁止吸菸),只是在路邊定點設定了吸菸區,並表明亂吸菸者罰款1500元。香港的道路非常清潔,既沒有看到亂扔垃圾和隨地吐痰的現象,也沒有看到保結員的不停地打掃。香港的市民熱情待客,問個路不但能夠用不標準的國語作詳細的介紹,而且還要親自帶到端點。

三、幾點啟示

1、關注統計文化建設。文化,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反過來又對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和促進作用。文化是靈魂,是一種精神。香港政府統計處重視統計文化建設,在徽號標誌、抱負使命和價值取向、政府統計處的工作、工作方針、組織與職責、政府統計事務體系和統計諮詢委員會等方面均有明晰而詳實的文字表述。如在抱負中表明:提供高素質的統計服務,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使命的表述:提供充足、切合需要、可靠和及時的統計數據,以協助政府及社會各界進行研究、討論、計畫和決策;確保統計數據的編制和發布符合科學原理、專業操守及國際標準;發揚用者為本的文化,確保使用者可以得到有效及方便的服務。價值取向的表示:專業精神、客觀中立、成本效益、尊重隱私、與時並進、力求卓越。

我局的“統計文化”建設,受到國家統計局“忠誠統計,樂於奉獻;實事求是,不出假數;依法統計,嚴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務社會”三十二字工作方針的渲染和教化,同時結合省統計局和市委市政府對南京統計工作的有關要求,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但至今沒有形成我局“統計文化”的定格和特色。統計工作起源於人類先祖的結繩記事,統計工作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統計文化是統計事業向前發展的精神動力。在我們生活中,統計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構建優秀的統計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建議在統計文化建設上,一要樹立統計的價值觀,二要確立求真務實的堅強意識,三要符合主流社會的價值認同,四要突出服務社會的理念。讓統計文化真正成為統計人堅不可摧的精神,讓統計文化引向公眾及他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