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場館建設的考察報告

衡南縣新縣城雲集在起步建設時,曾定位於綠色生態城市,綠色生態城市是基於園林城市、花園城市之上的更高品級的城市,要建設綠色生態城市,首先要打造園林城市,一個優秀的園林城市的評判標準包括景觀建設、文化遺產管理開發、環保措施、公眾參和、未來規劃等五個方面,景觀建設和文化場館建設擺在最前端。欣聞長沙瀏陽市文化場館和湘西花垣縣縣城廣場建設頗具特色,衡南縣政協副主席王煒帶領三位政協委員組成考察團前往觀摩學習,現將考察情況匯報,希望能對縣政協撰寫《關於在雲集建設二館一場的建議案》有所提示,對縣委縣政府決策新縣城建設有所啟發。

一,瀏陽市場館建設情況

瀏陽市一方熱土,革命老區,出過33位將軍。人口138萬,市區人口20萬。傳承先輩“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瀏陽人企業改制和招商引資都走在全國最前端,財政收入8年前不到1個億,而在去年達25億,支柱產業為傳統花炮、新起醫藥、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XX年,舊城從東往西擴展,以高架橋飛虹凌空連線新舊二區,拉開城市骨架。瀏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場館建設,在新舊城區和鄉鎮共建設文化體育場館近百座。

現有場館:

文廟、譚嗣同紀念館、譚嗣同故居,33位將軍故居、文家市紀念館,胡耀邦故居(投資3000萬),歐陽于謙大劇院(投資8000萬元)。花炮博物館、瀏陽博物館。三大廣場(財政廣場、瀏陽河廣場、文體廣場總投資2.3億,占地1000畝)。瀏陽體育中心(投資1.3億)。

在建場館:

時代體育廣場(投資1.1億),室內體育館(投資3億,含1萬座位的足球場)。這兩個場館均位於舊城區瀏陽體育運動中心旁邊,共同構成瀏陽體育新城市形象。

資金來源:

1,絕大部分政府投資:財政平均每年投資2個億。

2,爭取上級政府投資:胡耀邦故居3000萬資金構成為長沙市1000萬,瀏陽市1500萬,民間捐助500萬。

3,部分調動民間資金:採取誰投資多誰控股的模式。瀏陽博物館便是收購民間博物館,融拿民間資金建設而成。

管理方式:

1,融資回報方式活躍,給捐資20萬的個人塑造3米銅像作紀念。

2,場館經營方式創新。走改制之路,文家市紀念館改制前年收入10萬,改制後年收入103萬。走人才之路,講解員待遇比管理員高5個百分點。

3,創意各類文體活動。打機遇牌。XX年年,長沙舉辦全運會,瀏陽搶抓機遇,建成瀏陽體育運動中心,承接部分體育賽事。打名人牌。2010年在瀏陽博物館舉行儒家文化講學,請于丹教授講學。打花炮特色牌,每年在瀏陽廣場舉辦花炮節,在瀏陽博物館舉辦花炮攝影作品展。打民眾牌。在各大廣場每月推出主題活動,今年國慶60周年大主題成為每個廣場活動重心,市政府預算資金100萬獎勵參與表演的民眾。

二,花垣縣廣場建設情況

花垣縣位於我省西部,與貴州、重慶接壤,一腳踩三省,總人口28萬,縣城人口6萬,其中77%是苗族。花垣縣礦產資源豐富,有“東方錳都”和“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財政年收入8.7億,榮獲“全國經濟成長速度最快的百強縣”、“湖南省文明縣城”。花垣縣是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鄉土文學大師沈從文的夢中故園,他的小說《邊城》就發生在花垣縣邊城鎮,邊城是湘西四大古鎮之一,山川秀美、民風淳樸,陶冶和培育著代代文人,花垣縣成為我省小說和散文寫作的人才基地。

花垣縣城屬山城,四面環山,城中心地段有一條峽谷,將縣城一分為二,生活在峽谷兩端的市民來往出行交通不便,城市的發展也因此受阻。“一橋飛架南北,天險變通途”,XX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此架設虹橋,在南面平地建設邊城廣場,北面山坡建設邊城公園,北面山頂、花垣縣城制高點建設邊城圖書館,以人文景觀把峽谷的自然山水連成一片,總用地400畝,總投資5000萬元(由縣財政投資),總名稱為花垣邊城公園的工程於XX年初拉開序幕。

初建時的困難:

1,邊城廣場征地困難

廣場用地恰值百姓的墳地,百姓不願牽墳,頑固抵抗,上告到中央電視台,縣委書記吳彥承一句“我可以下去,但工程不能下馬!”以驚人的膽識和氣魄頂住了壓力,出動兩名縣委常委、抽出縣城關鎮鎮長專門組成班子上門勸民,苦口婆心,千辛萬苦,歷經半年,終於做通了大多數民眾思想工作,牽墳讓地。

2,邊城花園征地困難

邊城花園位於峽谷北坡,面積廣大,農民也不同意出讓。政府採取和農民簽訂租賃30年或20年契約的辦法解決用地難題,由農民自願,以後續簽。

建設形式:

1,場館統一規劃,獨立發包,分別建設,先後落成使用。邊城公園占地300畝,投資1000萬元,栽植80多種苗木,建設游道8200米,涼亭3個,人工瀑布2處,人工水溪480米,仿生休息平台28處及眾多小型景觀,包給深圳園林公司建設,XX年年5月完成。邊城廣場占地15畝,投資1800萬,建有音樂噴泉、浮雕文化牆、民族雕塑、夜景燈飾,於XX年春節前完工。邊城圖書館占地9900平方米,為國家一級館,7層寶塔式仿古裙樓建築,總投入1400萬元,集檢索、借閱、閱覽、網路查詢、展覽展示、會議與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圖書館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於XX年年11月建成。峽谷上架設三座橋樑,中間一座人行飛虹石拱橋,下游一座公路橋,均完工使用,上游一座鐵索橋正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