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考察報告

近日,筆者隨市政協調研組到××學習考察社區工作,所見所聞,讓人耳目一新,××省××市的社區建設做法就是一個典型。從XX年9月成立社區以來,××市經過幾年的努力,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寬鬆、和諧、潔美的社區環境,××也因此被評為全國社區建設的示範市。在此,筆者歸納了幾點××市的社區建設做法,或許能給我們正在開展的社區創建工作帶來一些啟示。

一、設施投入多元化——破解“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難題

社區辦公場所缺乏、設施簡陋不僅××城區的社區有,在××我們也見到了類似現象。以××的江城街道為例,當初在劃定社區範圍時,總共有10個社區,其中只有兩個社區有自有房,剩下8個社區都是臨時借用的。而如今,通過政府給政策、松“緊箍”,這8個社區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已基本解決了自己的“自留地”。主要是五條途徑:一、提供。有的由所駐社區的單位無償援助辦公場所,有的由房地產開發商無償建築。在××,政府規定房地產開發商在城區社區內開發樓盤,必須為所在社區免費提供必要的辦公用房或者活動場所,否則就無法通過驗收和投入使用。在江城街道,我們就見到一個房地產公司為所在社區建的一幢近800平方米的辦公樓,很是氣派。二是合作。市城建部門在規劃公共設施時,都會主動徵求所在社區的意見,社區也會積極配合,以這種方式,江城街道解決了2個社區辦公樓房的建設與改善問題。三是購買。有2個社區是通過這種方式運作的,一個採取了分期付款並提供相應物業管理和衛生保潔等以勞代資的方式,一個在所駐社區的企業改制中,以議價購買了閒置用房。四是爭取。近3年,僅江城街道就爭取民政部門星光計畫建設資金50多萬元,帶動了所在社區辦公室和活動室的建設。五是籌集。幾年來,江城街道10個社區從駐區單位共籌集到建設資金近60萬元,建設公用設施,改善辦公設施,目前,這10個社區中每個社區都至少有4台電腦,1台數位相機,並且全部加入××數字社區網站,實行網上辦公。

二、社區服務無縫隙——化解“無償服務不到位、有償服務不著邊”的矛盾

“服務是社區工作的生命所在”。這是我們在與××街道、社區幹部交談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為此,他們開展社區工作是“一切圍繞服務轉,一切圍繞服務乾”。具體作法是:一、提供載體,搭好平台。比如,在江城街道,每個社區都開通“81890”這個電話號碼,這是“好心人便民服務中心”的專線,只要撥這個電話要求幫助,你就能夠很快得到包括衛生清潔、病人護理、搬家、鐘點家政、管道維修、房屋中介等等便民利民的服務,據介紹,“好心人便民服務中心”平均每天服務10多本文來源: /次,全年服務民眾3000多人次。這也是對××人經常說的——“無償服務的長效機制必須依靠有償服務來支撐”的一個例證。二、建章立制,突出實效。比如,環境衛生是社區幹部每天都要碰到的問題,××通過環境衛生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全民化措施,如每日社區檢查一次,每星期街道組織部分社區互相檢查一次,每半月組織低保戶和志願者清理小區綠地、樓道等衛生環境,全市每月定1天集中整治日,等等,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要搞好服務,還要搞活服務,這是××社區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主要抓了兩個方面:一是抓好志願者服務隊伍建設。重點是抓了青少年扶老幫困、義務巡邏、文藝表演、社區法律、“夕陽紅”等五支志願者隊伍建設,其中,江城街道的文藝隊伍達600多人。二是構築居民學習、培訓、就業服務體系。舉辦法律知識、計生服務、就業培訓、健康教育等培訓課目,定期為社區居民提供知識培訓。通過這些舉措,使“我為社區服務,社區為我服務”的意識化作社區居民的自覺行為,讓“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口號變為社區單位和居民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