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赴勞動爭議仲裁院學習考察報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勞動仲裁工作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切實提升勞動爭議處理能力,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日前,市勞動仲裁院派出人員赴市勞動爭議仲裁院學習考察,通過參觀、座談等方式開闊視野、查找差距,為市勞動仲裁工作發展提供新思路、新舉措。

一、市勞動爭議仲裁院的基本情況

XX年11月,市在全國率先進行勞動仲裁機構改革,成立了市勞動仲裁院,將原先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格局,合併成勞動仲裁院的單一體制,使市勞動仲裁走上了實體化的軌道。XX年5月市勞動仲裁院與社會保險仲裁辦公室合併,更名為市勞動爭議仲裁院。

該院為行政事務機構,按副局級建制,比照公務員管理,現設三庭一室:立案調解庭、審理一庭、審理二庭、綜合辦公室,政府核定人員編制29名。其中行政事務編制28名,工勤雇員編制1名。現實有工作人員62人。其中在編29人,聘用專職仲裁員9人、書記員7人,借用就業協理員6人(就業協理員為公益性崗位,不需要勞動爭議仲裁院支付工資),此外還有11名實習的大學生協助辦案。該院設院長1人,副院長3人,副處級以上人員8人。在一線直接審理案件的仲裁員26人,其中審理一庭、審理二庭共有21人,立案調解庭有5人。

在辦公設施上,共有立案接待大廳1個,仲裁庭7個(配備先進多功能視頻顯示台和音響系統),調解室3個,車輛10台。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公樓的二樓、五樓、六樓屬於勞動爭議仲裁院。

該院經費充足,全額財政保障。經費主要分為人頭經費和辦案經費兩大部分,人頭經費按編制每人每年為8~9萬元,辦案經費比較靈活,每年大約200萬元左右。

近幾年來該院受理案件呈較快上升趨勢。僅XX年1~6月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共受理案件3600件,立案2351件,案件量約為去年同期的3倍。

二、市勞動爭議仲裁院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承擔的職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沒有設定仲裁處,原勞動行政部門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已經合併成勞動仲裁院的單一體制。市勞動爭議仲裁院的主要職責:貫徹執行法律法規,擬定並組織實施本市勞動爭議規章、政策和勞動仲裁中長期規劃;負責受理企業勞動爭議;指導區勞動爭議仲裁工作;負責勞動爭議專、兼職仲裁員的培訓。

(二)人員方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將勞動仲裁工作列為XX年全局勞動工作重點。為應對《勞動契約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出台可能出現勞動爭議案件呈“井噴”的態勢,年初便以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名義向市政府打報告申請增加人員。到目前為止,今年又新增書記員7人,新招大學生9人,以緩解由於案件量上升而帶來的工作壓力。除此之外,他們還借用就業協理員,利用實習的大學生協助辦案。

(三)案件調解方面。案件調解率指標由政府下達,年立案前調解率要達到50%以內。今年調解率為38%,其中立案前調解占30%,庭上調解占8%。通過庭前和庭後的調解,減輕了仲裁員開庭審理案件的工作量。

(四)職責分段、分工。在立案中強化調解,在審理中強化分工。開庭之前的輔助工作均由書記員完成,仲裁員寫好裁決書後,後期的工作全部交由就業協理員完成。此外,他們還配有專人負責送達工作。

(五)多數案件實行獨任制審理。因為案件量較多,他們主要採取獨任制審理案件。院裡規定,只有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才組成合議庭審理,其餘案件均實行獨任制審理。

(六)勞動仲裁工作不參加行風評議,院長、庭長承擔投訴、舉報等接待工作。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考慮到勞動仲裁工作的特殊性質,經市政府、市糾風辦等相關部門同意,不參加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的行風評議工作。對仲裁院的監察、紀檢、效能考核、信訪等方面的工作,由院長、庭長承擔。除仲裁員有違紀行為之外,其餘責任全部由院領導承擔的做法,為仲裁員減輕了壓力,可以讓仲裁員專心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