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可行性報告

高污染的後果包括致人疾病甚至早亡。據媒體報導:“世界銀行的中國污染報告近日完成。這份報告稱,中國每年約有75萬人早亡,主要死因是大城市的空氣污染。該報告是世界銀行花費數年時間與中國政府部門合作完成的。世界銀行的該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嚴重的空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5萬至40萬人早亡,每年還有30萬人因室內空氣污染早亡。另外,還有6萬多人因水質嚴重腹瀉、胃癌、肝癌和膀胱癌而早亡,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

又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XX年7月17日公布的、經過18個月的調查寫成的首份《中國環境績效報告》中稱:“預計到2024年之前,空氣污染會導致中國60萬城市人口過早死亡,每年發生XX萬例呼吸系統疾病、550萬例慢支氣管炎和健康受損病例。這可能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損失13%”

上述資料,由於資料來源和計算方法的不同,所得數據不盡一致。但大體可以看出,污染損失占gdp的比例在3%到8%之間;生態的損失所占gdp的比例6%到7%。如果再加上由於污染而使人患病、早亡的損失,比例就更高了。如果從高速度增長的gdp中,扣除實際存在的、巨大的環境代價,那就不是發展的高速度,而是低速度。綜上所述,大致可以分為三步走,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合作或招租形式收回林地使用權,合理統一規劃,組建生態基地;初步建立可持續、環保、智慧型型森林現代化的基本規模,解決現有農村人口就業問題。這時期大致需要十至十五年或更長的時間,逐步縮小城鄉經濟差距,同時恢復農村破壞生態環境。

二:初步實施農村城鎮化,根據市場需求的發展方向統一規劃,集中管理;同時加大和完善生態基地的規模。在生態基地基本形成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和集中農村的土地(主要是耕地和水田)承租、建設規模,基本形成以經濟林、果林、觀賞林為核心,整體規劃新承租的耕的,根據未來市場發展需求、土壤酸鹼度及地質條件形成交叉、互補生物種植帶。不符合種植條件的耕地退耕還林。這時期大致需要五至十年,為農村城鎮化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條件和醫療條件、生活習慣等必需條件,為下一步發展做好堅實的基礎。

三: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基本實施城鎮化。具體集中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集中住宅區,統一規劃,集中管理和完善配套設施。二:進一步完善農民相關福利問題。三: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四:制定和實施旅遊初步方案,初步建立省級療養和養老中心。進一步加強生態基地建設,基本展現最終的初步規模,為以後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組建生態基地可行性報告

(一)生態基地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山區邁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隨著改革力度的縱向深入,城市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農村經濟狀況基本沒有大的起色,在青少年心中產生了極強的逆反心理,為了改善生存的條件,不得不湧向城市。農田耕地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採納傳統的耕作方法,而且農村勞動力明顯不足且分散,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隨著中央對農村政策的放寬,科技興農勢在必行,組建農業生態基地是必然的趨勢,也是解決農村精神面貌;縮小城鄉差距唯一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