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廉政準則規範從政行為的心得體會

在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化戰略的推動下,經過近13年的漫長曆程,《廉政準則》終於去掉了“試行”二字。1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以下簡稱《廉政準則》),這是中央出台的關於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重要的黨內法規。準則在等級上是僅次於黨章的黨內法規(黨內法規最高的是黨章,其次是準則,第三層級是條例,第四層級是規定和辦法)。《廉政準則》在反腐倡廉黨內法規中居於基礎性地位,它在黨內法規體系中地位高,具有相對穩定性。

1995年初,xx同志談到,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制定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搞得非常好的,在撥亂反正、恢復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統一全黨思想、統一行動方面起過重大的作用。根據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黨的建設的需要,我們也可以制定一個廉政方面的準則。因此,1997年3月,中央頒布了《廉政準則(試行)》,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的第二個準則。《廉政準則》不是我國獨有的,世界上許多國家對公職人員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如,美國有《美國行政部門雇員道德行為準則》、加拿大有《公職人員利益衝突法》、韓國《公職人員道德法》,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都有這方面從政道德的規定。

《廉政準則》正式頒布實施後,中央和省、市、縣委就學習貫徹《廉政準則》提出明確要求。根據領導的安排,今天,我就《廉政準則》有關內容在這裡向各位領導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出台的背景:是反腐倡廉建設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

1997年3月,中央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以下簡稱《廉政準則(試行)》),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反腐敗鬥爭的不斷深入,原來的《廉政準則(試行)》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因此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一)修訂和正式頒布《廉政準則》是適應當前反腐倡廉建設的現實需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趨勢還缺少必要的認識,提出了奮鬥幾年使黨風“根本好轉”,後來感到“根本好轉”這個目標很難實現,於是提出了“明顯好轉”的目標,再後來要實現“明顯好轉”似乎難度也很大,於是又提出了使反腐敗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效”。在“階段性成效”又難以達到後,又提出通過幾年的努力“遏制腐敗不斷蔓延的趨勢”,再十七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賀國強書記提出了以“新的成效取信於民”的奮鬥目標。與我們的經濟發展目標一步一個台階比,我們的黨風廉政建設奮鬥目標在步步後退。在反腐倡廉目標步步後退這個問題上,中國共產黨人尤其是中央領導集體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其實,反腐倡廉目標的後退,正是我們黨對反腐敗認識不斷深化、不斷正確理解的過程。鄧小平同志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少要一百年。因此,反腐敗鬥爭的目標也必須遵循初級階段的發展規律,摸著石頭過河,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去實施。

當前,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些領域滋生蔓延消極腐敗現象的客觀條件依然存在,諸多矛盾的相互交織增加了反腐敗鬥爭的複雜性。當前,我們國家反腐敗的現狀到底怎么樣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從人民民眾的評價來看:中央紀委從1996年開始,就委託國家統計局,在全國部分省市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民意問卷調查,最後調查結果,都要上報中央,作為中央判斷全國反腐敗形勢的重要依據。在“你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成效是否滿意”的調查中,1996年的滿意度是32.8%,1997年40%,1998年37.7%,XX年42%,XX年48.18%,XX年51.9%,XX年59.99%,XX年63.9%,XX年年64.4%。2010年和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人民網、新華網都圍繞“公眾最關心哪些話題”分別推出相關網路調查。調查中,“反腐倡廉”得票都位居前三甲:2010年排名第一、今年排名第三,說明人民民眾對反腐敗的關注度非常高。二是從國際的評價來看:“透明國際”是一個總部設在德國的全球性的非政府、非贏利組織。該組織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政府的承認,是國際上研究腐敗問題最權威、最全面和最準確的組織。該組織每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國的“清廉指數排行榜”。清廉指數實行10分制,10分表示最廉潔,8—10分表示比較廉潔,5—8分表示輕微腐敗,2.5—5分表示腐敗比較嚴重,0—2.5分表示極端腐敗。1993-1998年,我國清廉指數均在2.5以下,屬於極端腐敗階段。1999年-2010年,我國清廉指數均在3.5分左右,在150多個國家中,一直徘徊在70-80位之間。因此,國際上對我國的評價是,我國還屬於腐敗比較嚴重的國家。三是從黨和國家的評價來看:賀國強書記對當前的反腐敗鬥爭形勢的基本判斷,概括了兩句話:就是“成效顯著、必須堅定信心”,再就是“問題嚴峻、必須堅定決心”。由此可見,《廉政準則》出台彰顯了黨和國家順應民意、傾聽民聲、回應民願以及大刀闊斧反腐敗的堅定決心,表明了黨和國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堅決態度。

(二)修訂和正式頒布《廉政準則》是適應反腐倡廉建設戰略變化的現實需要。改革開放後,我國反腐倡廉建設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12月至1989年6月,在不搞民眾運動的前提下,通過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和全面整黨,積極探索在工作重點轉移、實行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如何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第二階段,從1989年6月至1991年12月,在這期間,鄧小平同志作出的政治交代,第一件事就是反腐敗。這個時期重點抓了三項工作:一是堅決制止高幹子女經商。二是“兩高”發布《關於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期限內自首坦白的通告》,嚴肅查處貪污、受賄犯罪案件。三是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決定,以整風精神在全黨開展黨性黨風教育。第三階段,從1989年初至XX年10月,在這個階段,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反腐倡廉的指導思想、工作格局和領導體制。重點就是我們常說的“反腐倡廉三項工作格局”: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查辦大案要案、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XX年以後,改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第四階段,XX年至今,在這個階段,中央著力構建懲防體系,以改革統攬預防腐敗的各項工作,堅持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導致腐敗現象發生的深層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