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歷史掃描

同年3月28日至4月21日,紅軍第四方面軍取得了嘉陵江戰役的重大勝利。然而,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張國燾,擅自決定放棄川陝革命根據地(亦稱川陝蘇區),向西轉移。5月初,紅四方面軍和地方武裝及蘇區機關人員等共8萬餘人,開始長征,於中旬占領了以茂縣(今茂汶)、理番(今理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

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為執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創建蘇區的計畫,於5月15日由會理附近地區繼續北進。在北進的路上,既有冕寧以北大涼山的彝民區,又有天險大渡河。蔣介石以薛岳、劉湘等部南攻北堵,企圖利用彝漢民族矛盾和大渡河障礙,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20日,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迅速北進,順利地通過彝民區,於24日晚攻占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殲滅守軍兩個連,控制了安順場渡口。25日,紅軍第1團第2連的17名勇士,由連長熊尚林率領,冒著守軍的猛烈火力,戰勝大渡河的激流駭浪,乘船強渡成功,擊潰左岸守軍1個營,鞏固了灘頭陣地。但這裡水流湍急,不能架橋,中央紅軍僅靠4隻小船無法在短期內渡過河去,而此時尾追的國民黨軍已經迫近,情況十分緊急。為迅速渡過大渡河,中革軍委決定,以紅軍第1師及幹部團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兩路夾河而進,搶占瀘定橋。沿右岸前進的先頭部隊紅4團,多次擊潰川軍的攔阻,兼程急進,於29日晨奪占了瀘定橋西橋頭。瀘定橋的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由川軍第38團主力防守。在紅軍到達之前,守軍已將鐵索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鐵索鏈懸在大渡河上,形勢十分險惡。經過緊張的準備,紅4團於當日16時發起奪取瀘定橋的戰鬥。在該團的火力掩護下,由第2連的22名勇士組成的突擊隊,在連長廖大珠率領下,冒著守軍密集的火力,攀踏著懸空的鐵索向東橋頭攻擊,勝利占領大橋,並沖入瀘定城內。紅軍後續部隊緊跟過河,殲滅守軍大部,占領瀘定城。接著與由左岸北上的部隊會合,至6月2日,中央紅軍全部勝利地渡過了大渡河。至此,蔣介石殲滅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的企圖徹底破產。

中央紅軍渡過大渡河之後,繼續北進,占領天全,並乘勝突破了川軍蘆山、寶興防線。接著,中央紅軍以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翻越了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的夾金山,向懋功(今小金)方向前進。這時紅四方面軍正由岷江地區分路西進,先頭部隊攻占懋功,一部進到達維。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北進達維途中,同紅四方面軍一部會師。18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到達懋功地區。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總兵力達10餘萬人。

早在1934年冬,在國民黨軍集中40多個團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圍攻的情況下,根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指示,紅軍第25軍2900餘人於11月16日從河南羅山縣何家衝出發,向平漢鐵路以西轉移,開始長征。12月,紅25軍轉戰到陝西省雒南(今洛南)庾家河地區。此後,紅25軍在鄂豫陝邊地區開展游擊戰爭,至1935年5月,經過蔡玉窯、文公嶺、石塔寺等戰鬥,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一次“圍剿”,開闢了鄂豫陝邊蘇區。7月上旬在袁家溝口殲國民黨軍1個旅,接著北出終南山,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紅25軍為配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北上,於16日從西安以南豐裕口出發,經戶縣、周至縣境西進,進入甘肅,攻占兩當。轉而北進,於 9月16日在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蘇區)的永坪鎮同紅軍第26、第27軍會師。接著,合編為紅軍第15軍團。

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合後,中共中央根據全國形勢和當面情況,提出了創建川陝甘蘇區的戰略方針,而張國燾卻主張向青海、新疆或西康(今四川西部、西藏東部)等偏僻地區退卻。為統一戰略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35年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兩河口舉行會議,決定了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創建川陝甘蘇區的戰略方針。據此,中革軍委制定了奪取松潘的戰役計畫。7月18日,中共中央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21日,中革軍委決定以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部為紅軍的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徐向前(兼),政治委員陳昌浩(兼),參謀長葉劍英。另將中央紅軍的第1、第3、第5、第9軍團依次改為第1、第3、第5、第32軍。由於張國燾的阻撓,延誤了紅軍北上的時間,松潘戰役計畫未能實施。8月上旬,中共中央決定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周恩來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為了繼續貫徹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中革軍委決定進取甘肅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8月15日,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治委員張國燾率領由第5、第9、第31、第32、第33軍組成的左路軍,從卓克基地區出發,向阿壩地區開進;21日,前敵總指揮部率領由第1、第3、第4、第30軍組成的右路軍,從毛兒蓋地區出發,向班佑、巴西開進。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隨右路軍行動。紅軍指戰員歷經艱辛,通過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無常的茫茫草地,左路軍先頭縱隊於20日到達阿壩地區。右路軍於8月27日到達班佑、巴西地區。8月29~31日,右路軍第30軍和第4軍一部,採取攻點打援的戰法,在包座全殲國民黨軍第49師約5000人,打開了紅軍向甘南前進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