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村科技工作總結及2024年主要工作計畫

一是開展了農作物栽培技術培訓。培訓內容為高產棉花、xxx超級稻、豐產油菜、早熟梨、大黃李、巨峰葡萄、綠色蔬菜等。我局牽頭組織縣經濟作物技術站和xxx早熟梨專業合作社、xxx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共舉辦農作物栽培技術培訓班3期、技術講座2次,向農民發放專業書籍200多冊、技術資料XX余份、贈送音像光碟40多碟,培訓農民200多人,受益農民達XX多人,受益戶畝增收300—400元。有效地促進了我縣農作物種植業的發展。

二 是開展了畜禽、水產養殖技術培訓。培訓內容為生態養豬(雞)、豬人工授精技術套用推廣、畜禽疾病防治與防疫、魚類產品養殖技術等。我局牽頭組織縣畜牧水產技術站和xxx養豬專業合作社、xxx蛋雞專業合作社等單位通過短訓班、現場會等形式,面對面向農民傳授技術,共舉辦畜禽養殖技術與畜禽防疫培訓班2期、技術諮詢現場會1次,向農民發放專業書籍100多冊、技術資料1000餘份、贈送音像光碟20多碟,培訓農民100多人,受益農民達1000多人,受益農民戶均增收XX—3000元。有力地促進了我縣生態養殖業的發展。

三是開展了返鄉農民務工技術培訓。我局依託xxx電腦培訓中心,聯合縣社保局職業培訓中心和xxx持續農業技術推廣站(xxx星火培訓學校)等單位圍繞加工製造業、建築業、流通運輸業、服務業等行業崗位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共舉辦返鄉農民工培訓班2期,培訓返鄉農民200多人。有的返鄉農民掌握了xxx技術在本地從事xxx業務,其經營收入為打工工資的2-3倍。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4、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工作取得新成就。

一是加速了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今年我縣共有科技特派員32人,其中,中高級職稱7人,大專學歷以上25人,並分別派駐到農村經濟實體、農業科技示範基地開展工作,與廣大基層幹部民眾共同開展創業致富行動,實現了面對面的直接服務,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科技特派員共引進農業新技術11項,農業新品種13個,實施農業科技開發項目5個,組建利益共同體19家,形成龍頭企業3家,年項目總投資3600萬元,實現年利潤780萬元;適用技術現場指導、諮詢200餘場次,直接培訓農民總人數為2200餘人,輻射帶動農民3000餘人,發放科普資料6000份,農民人均純收入5563元,比上年人均收入增長10.5%。促進了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

二是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科技特派員積極幫助農民確定產業優勢,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有效地組織起了農民發展專業化生產。我縣科技特派員xxx原是一名中學教師,他憑著自學的養雞技術,成為當地有名的蛋雞養殖大戶和致富能人。他無償向周邊養殖戶傳授養殖技術,幫助村周邊農民共同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已有100餘戶農民加入蛋雞養殖行列,戶均年增收XX元以上。有效地帶動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三是促進農業科技宣傳和技術培訓上了新台階。對農民進行科學技術宣傳,提高農民科技意識和素質,是科技特派員的一項重要任務。科技特派員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堅持“按需培訓、學以致用、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宗旨,立足當地生產和經濟、科普現狀及特點,開展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科技宣傳和實用技術培訓活動。他們採取集中講授、現場指導、入戶諮詢等各種途徑,較大程度地提高了農民民眾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產技能,培育了一大批鄉土人才和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員xxx、xxx兩人經常深入水稻主產區的田間地頭指導農戶使用農技設配,完成農業機械化生產,實現了水稻育秧、耕整、插秧、植保、排灌、收穫全過程“一條龍”式機械作業。為了強化示範基地建設,他們兩人狠抓農機服務培訓。目前,在各示範基地共舉辦農機技術培訓班2場次,培訓農民、村組幹部50多人次,舉辦現場演示會10次。科技特派員的培訓不拘一格,既有正規的課堂式教學又有田間的實地技術指導;既有專題技術講座又有田間地頭的技術答疑;既有定期的技術指導又有不定期的跟蹤服務,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