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2024年一校兩院年終工作總結

---積極開展委託培訓。統籌盤活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發揮自身優勢,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培訓服務。以建設大連幹部培訓中心為目標,積極開展社會委託培訓,較好地完成了委託培訓、以會代訓、對口支援培訓、引智培訓各類班次83個,培訓人數達到6000餘人次。其中,承接委託培訓班次42個、3520人次。分別較去年增長40%和48%。完成除調訓班次以外的委託拓展訓練班次31個、培訓人數1262人次。委託培訓和會議接待為校院贏得了廣泛社會讚譽。

---積極開展境外培訓交流。發揮“大連國際公務員培訓中心”職能作用,擴大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和規模。全年共派出出國團組11批次、59人次。成功組織由市委里景瑞副書記率領的大連行政學院代表團,赴俄羅斯、捷克和匈牙利等三國進行友好訪問,並簽署了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俄羅斯國家公務員學院、捷克布拉格城市大學的合作意向書,為雙方進一步開展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自組團1期,與市應急辦、市外專局聯合組織2期赴美國加州富樂敦州立大學應急管理培訓班,共47人次圓滿完成了赴境外應急管理培訓任務;接待國外來訪團組6個、56人次。安排了12次全球文化理解課程國際遠程教學。

---線上教育網路正式開通。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和試運行,今年10月,由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與校院聯辦的大連市幹部線上學習中心正式開通,這種三方聯建共管、全員普惠培訓、市(區)縣(市直)鄉(街道)三級管理的線上教育模式走在了全國院校前列,搶占了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校院在大連幹部教育培訓格局中新的制高點。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網等新聞媒體以《大連幹部教育培訓邁入e時代》為題,進行了廣泛報導,給予了普遍認可。12月,國家行政學院“遠程教育在中國公務員培訓中的作用”專題研討會在我校召開,與會歐盟專家和兄弟校院領導對校院線上培訓現狀給予高度評價。

---學歷教育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全年畢業學員1660人,在籍3063名學員的學籍管理、班務管理、考務管理等各項工作平穩進行。在職研究生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在職研究生招生報名人數達到503人,最終錄取366人,超過年初確定招生指標22%,錄取總數占全省三分之一強,刷新我校在職研究生錄取紀錄。函授學院再次被評為省優秀函授站。

三、堅持以市情研究為重點,科研咨政水平顯著提高

全年共出版專著3部,編寫鄉村幹部教材和法規選編各1部。發表省級以上論文213篇,其中發表國家級論文52篇,與去年持平。發表省級論文164篇,比去年增長33%。全年組織申報各級各類課題56項,獲準立項 36項,比去年增長28%。完成結項51項,比去年增長59%。在中央黨校全國黨校系統的科研評獎中,被評為科研工作進步獎。

---努力發揮思想庫作用。發揮科研優勢,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和咨政服務,是校院體現作為的重要手段。我們以市情研究為重點,努力發揮科研成果在市委和市政府決策中的思想庫作用。全年圍繞市情,共設立課題50餘項。xx規劃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為市委、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全市鄉村幹部培訓方案得到市委主要領導認同。小窯灣更名為臥龍灣課題成果被市委十屆九次全會採用。《大連與瀋陽蔬菜價格的比較研究》報告,得到多位市領導的批示,相關建議被市服務委採納。科研咨政不僅服務了黨委政府,更為老百姓辦了實事。

---加強科研協作。聯合遼寧沿海六城市校院,成功舉辦首屆實施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研討會,簽訂了合作框架協定,為加強相互間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礎。出版了《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充分展示了研討會成果。積極參加各類學術活動。全年共15人次參加各類研討會。其中法學教研部博士、副教授王禎軍應邀出席了在墨西哥舉行的第八屆世界憲法大會,其撰寫的《對<憲法>和<基本法>在特別行政區地位的思考——由香港“吳嘉玲案”判決而感》被大會採用,並在會上做專題發言。校院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並在會上做專題發言,在大連市委黨校的歷史上尚屬首次,也充分顯現了校院引進人才的豐碩成果。

---提高辦刊質量。堅持辦好《大連幹部學刊》和《市情研究》,努力提升校刊質量。全年出版《大連幹部學刊》12期,共172篇文章,120萬字。《大連幹部學刊》依託“一校兩院”大講堂,設立大家訪談欄目,使大講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發掘學員資源,開設學員論壇欄目,為在校學員思想理論研究和交流學習體會搭建平台。《市情研究》調整辦刊理念,實施精品路線,更加注重辦刊質量,共出版6期,得到了包括夏德仁書記、里景瑞副書記、肖盛峰常務副市長、孫廣田副市長等市領導10人次批示,較好地發揮了咨政作用。

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加強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高素質、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是增強校院競爭力,建設“一流校院”的關鍵。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全年校委中心組學習12次,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2次,廣泛聽取各方對校委班子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並積極整改;市委高度重視我校班子建設,充實調整了校級領導班子,校委進行了分工調整,班子的整體力量和功能得到增強。召開了25次校委會,涉及89個議題,校委充分發揚民主、議決大事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針對校院師資隊伍結構和數量與大規模培訓任務矛盾突出的實際,今年我們強力實施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計畫。全年共引進博士4名。採取掛職鍛鍊(5人),實踐鍛鍊(12人),學歷教育(1人),學術交流、境外短期培訓(15人),做訪問學者(3人)和在職進入博士後流動站(2人)等形式,加大教職工的培養力度。全年外出培訓進修共70餘人次,是去年的1.5倍。通過引進和培養,使師資隊伍結構趨於合理,整體素質能力得到提升。同時,我們召開實踐鍛鍊人員座談會、外出進修培訓成果展示會,進行成果交流,共享培養成果,對提升全體教職工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年初,我校張道航教授榮獲省優秀專家稱號。

---開展教學競賽。為提高教學授課水平,繼後,我們再一次舉辦了全市黨校系統的教學比賽。通過比賽,不僅展示了我市黨校系統中青年教師的活力和風采,而且也有力地促進黨校教學教研工作的整體發展,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教教相長的目的,為全面提高全體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升全市黨校系統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