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度工作總結及二○○七年工作安排

主要工作:

一、切實組織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和盛市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的要求,縣政府責成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紀監、法制辦、編辦等對行政審批事項逐一進行清理,凡已經取消的項目必須立即停止執行,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後續監管和銜接工作。消除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為我縣民營經濟大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1—6月分批清理了14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單位的行政審批事項。一是對納入行政服務中心管理的10個縣直單位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各單位申報累計89項,經核實審查,合併取消20項,減少22.5%,保留的69項經縣府公告後,納入行政服務中心視窗公開受理;二是取消國土資源等4個部門部分行政審批事項15項,減少11.9%。清理後,全縣現有行政審批事項363大項,其中納入中心視窗面向社會集中受理的共280項,同時,按照盛市要求,對防“非典”期間部分行業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清理,規範了行政行為,簡化了審批程式,有效地推進了政務公開。10月下旬,縣政府決定全面清理縣政府部門行政審批項目,從制度上建立起服務配套、廉潔高效的行政服務體系,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目前,此項工作正在全面進行。

二、規範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考試工作

年初,根據盛市對行政執法人員加強教育、監督、管理的要求,明確了縣府主要領導親自抓,縣人事、法制部門具體辦理的領導、辦事機構,強化了對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每次培訓後,要逗硬考試,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執法。將培訓工作納入進一步完善執法責任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本年度工作實施目標管理的內容,年終將對縣府部門落實執行情況逗硬考核獎懲。9月,結合省政府《關於加強行政執法隊伍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縣政府將加強行政執法隊伍教育管理與開展幹部作風整頓工作及開展發展民營經濟、解放思想大討論並舉。要求各鄉鎮政府、縣直各部門根據自身工作實際,認真組織,抓好落實,務必抓出成效,並責成法制辦具體負責。通過此項工作的開展,縣交通、農業、工商、水利等部門狠抓隊伍“三個觀念”教育,建立健全“五項制度”,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十不準”等規定,行政執法人員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樹立了良好的行政執法形象。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一年來,我縣對安全生產監督、勞動、建設、交通、菸草專賣、農業、旅遊、藥監、衛生、畜牧、經貿等部門執法人員進行了培訓、考試,達600餘人次,切實做到了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考試合格,方可持證上崗執法。同時,結合部門領導換屆等工作,組織參與了各部門黨政領導參加的依法行政法制講座,民營經濟大討論考試,全縣科職領導法制知識培訓考試。

三、加強規範性檔案審查,認真執行規範性檔案備案制度

縣政府法制辦在規範性檔案及政策性檔案審核中,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了“政令統一,法制統一”的原則,嚴把法律、政策關,與相關部門協商處理有關事宜,做到了規範性檔案出台必須先審核,再簽發,後公布。如[#]縣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縣救助特殊低保對象工作實施細則、油菜籽收購秩序通告、縣城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規定、縣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職責規定,縣聚集人才激勵人才暫行辦法、人才開發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沱牌飲用水源保護管理的通告等。其中,對縣規劃管理辦法、縣殯葬管理實施辦法中涉及的部分條款與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相牴觸或超法律規定設立的內容,如縣規劃管理辦法中對城市規劃許可,給排水許可的規定,縣殯葬管理實施辦法中對收取改葬保證金的規定等,縣法制辦及時對縣規劃管理辦法部分條款的內容與縣規劃部門協商,認為目前的條件暫不具備,應予緩發;對縣殯葬管理實施辦法中設立的收取改葬保證金的規定因不符合法律規定,提出應不予簽發,均得到了縣府領導的同意。通過法律審查,對[#]縣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提出了暫不制定發布的建議,對其他規範性檔案之制發也作出了審核意見並進行了備案登記,為縣府領導決策及時、準確提供了法律意見。同時,縣法制辦對盛市傳送的規範性檔案徵求意見稿,也認真組織相關部門調研,提出修改意見,並及時上報。一年來,共審核政策性檔案、規範性檔案等共20餘件。

四、認真開展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活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