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2006年度工作總結和2006年工作思路

工牢固樹立起勤政為民、依法行政的思想觀念。推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轉變幹部工作作風,建設陽光、高效、服務型政府,進一步最佳化了政務環境。開展創建“平安星城”工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路建設,依法打擊襲商、擾商、侵商行為,對每一個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安排專人負責,跟蹤服務,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時刻為引進項目、重點工程排憂解難,為重點工程建設、招商引資保駕護航。搞好“十戶聯防”,在中嶺村試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戶長制”,取得較好效果,並在全鎮進行了推廣,最佳化了治安環境。在民眾中廣泛開展講誠信明事理教育,採用文藝宣傳,張貼標語,出宣傳車,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對民眾進行社會主義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建設純樸民風,最佳化人文環境。

(六)黨的基礎建設全面加強

一是以人為本,認真抓好黨員幹部的素質教育。七峰、南村、回龍、東馬等村在“七一”紀念座談會組織黨員認真學習了新黨章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南西、響堂、東塘等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到韶山、劉少奇故居、嶽麓山、瀏陽等革命紀念地參觀學習,重溫黨的優良傳統。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有效地提高了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工作能力水平,促進了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二是強基固本,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了支部工作、學習和民主生活會制度,堅持“三會一課”,規範了黨員教育管理,充分發揮民主,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工作決策實行民主化、公開化。三是規範管理,健全目標管理考核機制。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完善了機關工作人員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健全了村級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對村級工作實行目標考核,調動村級工作積極性。四是上下聯動,濃厚創先爭優氛圍。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五個好基層黨組織”、“雙培雙帶”等活動,進行總結表彰。五是落實“三制”,發展壯大黨員隊伍。嚴格把關,確保黨員發展質量,半年來已發展黨員15名,全部都是生產工作一線的積極分子。六是協同配合,按時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配合縣建設扶貧工作組,認真抓好建設扶貧工作。開展“雙聯”活動,結對扶貧,為特困家庭、五保戶解決實際困難,為特困學生捐獻救助資金1400餘元。加強黨建信息調研工作,共向上級報送信息50餘條,被採用5條。黨員遠程教育信息網路摸底調查、黨費收繳摸底調查、流動黨員管理、黨員先進性教育調研等工作順利完成。

(七)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計生基礎工作有舉措。今年投入計生經費30萬元,嚴格實行“一把手周過問制,聯村幹部負責制,簽訂村級目標責任制”,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全年出生476人,計生率97.9%,人口自然增長率2.6‰。在赤崗、南村等8個村開展了計生村民自治和創辦優質服務精品村活動,成功主辦“一法三規一條例”計生知識競賽和“兩為兩爭”演講賽。

社會保障工作有起色。落實城鎮低保114戶,1386人;農村低保256戶,540人,發放低保金64800元;落實五保戶291戶,298人。及時發放衣被等日用品,及時做好救災救濟工作,共發放救濟金22000元。做好復退軍人優撫工作,優撫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共發放優撫金4萬餘元。

村民自治工作有突破。完善了村民代表大會,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務監督小組,督促各村做好村務公開工作,村帳鄉代管8月底全部完成,村級區劃調整工作11月底完成,全鎮由23個村(居委會)合併為9個村,2個社區。充分發揮社區職能,指導社區自我完善,自我管理,新月社區自籌資金建集貿市場,創收後投資6000元建立了“六室三站”。

殯葬改革工作有成效。嚴格文明執法,規範殯改工作,建立殯葬信息網路,與村、居委會簽訂了殯葬目標管理責任書,完成火化任務65例。認真搞好婚姻登記管理,確保結婚登記管理規範合法,共辦理婚姻登記444對。

教育衛生工作有成績。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推廣和發展素質教育。國中畢業生升入重點中學65人,谷山中學重點高中升學率列全縣第二。加大教育投入,投資300萬元的大湖中學科教樓已投入使用。衛生事業持續發展,醫療條件有所改善,鎮衛生院共接待病人30000餘人次。

老乾關協工作有提高。完善和鞏固了25個村、企事業單位老乾和關協網路,建立了正規的活動室,開展引導青年農民“學科學、增收入、奔小康”活動,得到市、縣兩級好評。

人大、政協、武裝、信訪、史志檔案等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為我鎮的全面繁榮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06年,我鎮的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但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也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