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2006年度工作總結和2006年工作思路

政府財政負擔較重,征拆資金缺口較大且到位不及時;二、農村居民違章搭建、搶建,加大了拆遷成本,征拆矛盾多;三、失地農村居民等、靠、索、要的思想嚴重,自謀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差,失地農民安置任務重。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這些問題和矛盾,是發展中的矛盾,有發展就會有矛盾,發展越快矛盾就越顯得突出,我們要充分理解和正視這些矛盾和問題,在發展中求完善,在完善中求發展,決不能放慢發展的腳步。

二、2007年工作思路

(一)總體思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按照“一個圍繞兩個不變五大突破”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融城強縣戰略,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面的要求,全面加速鎮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發展。

(二)目標任務:GDP增長15%,達到17.25億元,工業總產值增長18%,達到7.8億元,財政收入增長11%以上、過36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0%以上、過300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過450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

(三)工作思路:“圍繞一個目標,堅持二個不變,尋求五大突破”

“一個圍繞”是指圍繞加快**版塊—**片區發展步伐,全面建設**第一鎮,打造三湘名鎮這個目標。

“兩個不變”是指始終堅持“工業強鎮,產業活鎮,項目帶鎮,融成興鎮”的發展思路不變;始終堅持強力推進“三化”進程,實現鎮域經濟跨越發展不變。

“五個突破”是指在財政收入、工業、農業、小城鎮、招商引資有突破:

1、盤活存量資產,尋求財政收入的大突破

經過初步估算,我鎮現有閒置存量土地3800畝,閒置房產4萬餘平方米,總存量資產在1.5億元以上。做好盤活文章,增加財政收入:一是要主動聯繫,重點招商,加快對月亮島、拾比佰、洞庭公司等閒置用地的項目替代。二是對鎮**林嘗原**鄉政府、鎮機磚廠等鎮有土地、房產進行招商開發,使之產生實際效益。三是動員和要求各村採取租賃、轉讓經營等形式,使各村的閒置村部、學校發揮效益。四是拍賣東馬、澗湖、桑梓等重建地的存量土地,加快土地變現,籌措發展資金。同時,加強財務管理,減少非生產性支出,增強政府可控財力,基本消除政府債務。

2、壯大產業規模,尋求工業經濟的大突破

立足我鎮交通、區位優勢,以先進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為主攻方向;依託省新聞出版工業園,構建站前路以北,金星大道、雷鋒大道沿線工業帶。加強政策扶持,壯大產業規模,對有潛力的企業,如富虹鋅業、湖南遠景光電公司、白沙化工廠等要重點支持,促進其發展壯大,帶動鎮域工業發展;更新思想觀念,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促進鎮屬企業效益增長,鼓勵鎮內12家機磚廠、9家預製嘗7家機械化砂石場以及南西制釘廠等企業自我積累,逐步發展,逐步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引進企業迅速建設投產,長沙高壓開關廠、銀太紡織集團、鵬達物流中心、長沙奧特金屬顏料有限公司等已實現全部完成交地建廠,爭取在明年實現投產。培養壯大骨幹企業,促進中心企業發展,加快引進企業建設和財源建設結合起來,努力提高鎮域工業的質量和效益。

3、最佳化結構調整,尋求農業產業化的大突破

堅持用中央一號檔案精神指導農業發展,堅持“多予、少娶放活”的基本原則,堅持用現代農業理念發展農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依託國家農業科技園無公害糧菜基地的核心示範作用,以國家農業科技園為中心向周邊幅射,發展城郊型農業和我鎮農業的主導產業:一是無公害優質糧;二是花卉苗木;三是畜牧水產;四是無公害蔬菜、水果;五是農產品加工。引導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向一園(國家農業科技園),一帶(雷鋒大道沿線示範帶),一區(奶業發展小區),五基地(優質糧生產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畜牧水產養殖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集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秀龍米業、省原種豬場等龍頭企業,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專業化管理格局。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社區性集體經濟組織,推廣“農村科技合作社”網路模式,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加快發展有機生態農業,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

4、加強城鎮管理,尋求小城鎮的大突破

今年我鎮村級區劃調整將我鎮撤併成為9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結合我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