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律協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2009年年終總結

3.在提高專利權穩定性上應有所側重

目前,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涉訴較多,專利權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垃圾專利”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建議完善專利授權制度,提高專利的穩定性,突出對發明專利的鼓勵和保護;同時通過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和科研單位提高發明創造的水平,不斷增強其自主創新能力,以實現專利法的目的。

4.應合理限制專利權的濫用

專利保護的水平不應脫離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近年來,一些專利權人,特別是跨國公司,有濫用專利權打壓民族企業的傾向。因此,建議明確濫用專利權的主要類型、構成要件及法律責任,對濫用專利權的行為進行合理規制,既能引導專利權人正確行使權利,也能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5.具體法條的修改意見

專利法的第五條、第六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a1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a2 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六條、第五十七條、第a4 條、第a5 條、第a6 條、第a7 條、第a10 條、第a11 條、第六十條、第a12 條和第a13 條分別提出了修改意見,並陳述了修改意見的理由。

三、出席第七屆中國律師論壇大會主辦分論壇

本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了新業務論壇,本專業委員會執委龐正中律師主持、執委主席李德成律師發表了 “金融創新中的品牌建設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精彩演講。

四、XX年中國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論壇在深圳舉辦

2009年7月24-25日,應公安部的邀請本專業委員會指派李德成執委出席了在深圳麒麟山莊舉辦的“XX年中國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論壇”的會議。並於25日上午發表了主題為《有原則地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的力度》的演講,得到了與會領導及專家的回響和高度評價。李德成執委發表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1.圍繞大局、打擊犯罪、保障創新

打擊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已經成為國際、國內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更為本次論壇的核心和亮點,看到這么多的成果、成就、經驗和業績,我發自內心的為此而高興,並向為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曾經和現在做出重大貢獻的各位表示由衷地敬意!既然做的這么多,這么好,為什麼我們還會受到那么多的指責、甚至非難?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打擊知識刑事犯罪本身不是目的,評價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的成效,不能僅以抓了多少人,判了多少年為標準。況且,因為智慧財產權犯罪而有幾百人被判刑,這個數字也是驚心的!應當把智慧財產權的刑事保護,是否在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大局中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作為評判的科學依據。所以也就有了下面這段話:圍繞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大局,有效打擊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保障智慧財產權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促進創新能力的積極發揮。雖然說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是確有利於我們理性地思考,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的戰略部署和打擊策略。

打擊智慧財產權犯罪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但是並不等於說抓的人多了,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水平就一定上去了。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是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要反覆強調的問題,要放在這個大局中來考察、分析並慎重決策!如果把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看作是一盤下不完的棋的話,智慧財產權的刑事保護,可以是車、可以是馬、可以是炮,當然還可能是車、馬、炮的集合,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在瀰漫的銷煙下還要有糧草的供應和兵、士的供給!更何況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還包括法律制度和非法律制度等多元化的內容組成。既然我們不能過度誇大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的作用,當然也就不能用不切合實際的標準,對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提出過分的要求。說到過分,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的“零門檻制度”就是其一!這就所說講的要有原則的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的力度。

2.總結問題、完善制度、有力有節

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建設系統而複雜,認真對待客觀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完善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機制方面的不足。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策略要有力有節,在尊重並保證刑法制度的自足性和社會政策充分性的前提下,積極有效地發揮刑罰的保障功能,以實現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的整體提高。相關司法解釋大大降低了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的門檻,在非法經營額、違法所得、盈利目的、蓄意和商業規模等問題的分歧上,有了很大程度的釐清,並大大減少了爭議。對於刑法和著作權法的規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也在通過司法解釋最大限度地加以完善,但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智慧財產權的刑事保護制度上。這是兩碼事。

刑事保護制度與所有的制度一樣都存在著局限性,我們要有清晰的頭腦認清這樣一個問題,法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法律只能解決法律問題,如果用法律去處理非法律問題,就會引發更多嚴重的問題。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工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比如,街頭賣光碟和賣西瓜,對於抱著孩子的婦女和老公來講,可能並沒有什麼多大的區別。這個問題的解決有一個過程。在目前這種情況下,規定什麼樣的行為是犯罪,要特別地慎重。規定犯罪並處以刑罰應當遵循“謙抑原則”。智慧財產權的刑事保護要以充分的社會政策為基礎。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應當尊重並保證刑法制度的自足性。所以說,“零門檻”的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制度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