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水鎮2009年農經工作總結及2009年工作計畫

范水鎮XX年農經工作總結及XX年工作計畫

范水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今年是實現“十五”計畫的關鍵之年。事業單位改制後,我們面對本單位人少事多的工作壓力,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縣委農工辦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創新發展、統籌兼顧、科學安排,積極開展各項農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強化服務,立足本職。

1、規範農民負擔管理。一是認真宣傳農村政策。運用廣播、電視、宣傳車、宣傳單、政務公開欄等形式,認真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尤其是農民負擔政策,使之家喻戶曉;二是規範業務操作。嚴格執行農民負擔政策,按縣審批方案分解落實,堅持“三統一、四到戶”,“三統一”即統一標準進入電腦歸戶、統一人員集中填卡、統一時間蓋章並發卡到戶,“四到戶”即負擔卡到戶、一封公開信到戶、涉農收費小冊到戶、服務代辦契約到戶。由於精心安排,規範操作,督查有力,農民上繳歸戶率達100%、歸戶蓋章率達96%、負擔卡到戶發放率達100%、專用票據使用率達100%;三是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通過對春訂方案落實時的普查和平時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切實加大對農民負擔的監督檢查力度,逐步建立農民負擔長效管理機制,確保農民負擔一訂全年、絕不反彈。截止目前全鎮沒有發生一起因涉及農民負擔的來信來訪,做到稅免費不增。

2、強化財務管理。一是做好村帳鎮管工作。為嚴格控制村級非生產性支出,我們提前介入,關口前移,做到防患於未然。每期報帳結束後,我們都能及時將各村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連同當期財務報表及時反饋到村。同時,對村級的庫存現金進行突擊盤點,發現問題當場糾正。二是搞好財務審計。按時按質完成了八個重點村的財務審計和兩個村的專項審計,及時、全面地進行分析,肯定成績,正視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並形成文字材料供領導決策;三是幫助、督促各村建立農戶內部往來明細帳。村組幹部精簡後,由於村主辦會計的工作量加大,精力難以集中,部分村會計崗位有所變動,帳務出現了脫節。因此,我們及時將中心人員分工到村,幫助、督促各村迅速建立農戶往來明細帳,確保帳務的有序銜接。由於措施得力,既提高了建帳質量,減輕了村主辦會計的工作量,也為村級節約了開支。四是搞好農戶往來核對。從10月份開始,利用2個月時間,對全鎮農戶往來進行一次全面核對,及時發放農戶往來核對通知單,逐戶核實核對,核准了往來帳戶,核實了集體債權,受到了農戶和鎮村兩級的一致好評。

3、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今年以來,我們始終把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作為增加集體收入的又一舉措來抓,尤其是對農村資源性資產的發包、出售、轉讓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並全過程參與,為不少村增加了集體收入,贏得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12月初,新陽村委會向鎮裡出具一份砍伐集體部分樹木的報告,我們收悉報告後,立即與該村兩委進行了周密安排,通過公開招標,該批樹木從底標價595460元,一直抬到最後中標價851368元,為該村一次性增加集體純收入295908元。

4、組織好農業農村經濟目標的分解、落實和考核,搞好農經統計,及時報送各種統計資料,同時牽頭抓好農村的各項考核工作。

5、抓好村務公開工作。繼續推進基層“四個一”工程,規範抓好村務公開工作:一是突出重點,全面公開。嚴格按縣委農工辦規定的內容全面公開,並始終把財務公開作為村務公開的重點,同時對民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及時公開,如水稻直補資金、低保戶補助情況、計畫生育指標安排等;二是規範公開程式。要求各村主辦會計先編制公開方案,經本村理財小組成員審核,再報鎮農經中心批准備案後才能在固定公開欄公開;三是按期進行公開。今年,我們除按縣規定的每季公開外,還增加了兩次公開,全年公開達到6次。真正做到了給民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身清白。

二、突出重點,服務中心。

1、全力服務於農村經濟上繳工作。一是主動與各村兌接好交鎮資金,並深入到有關村組及時化解一些苗頭性問題;二是認真搞好經濟上繳進度的統計和報送工作;三是及時將中心人員分工到村,竭力服務於全鎮的經濟上繳工作。

2、積極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今年,我們扶持、組建了“寶應縣湖西水產養殖合作社”、“蠶桑合作社”、“母豬合作社”,並著力發展農民經紀人隊伍,不斷創新運行機制和經營方式,逐步建立以農民及其經濟組織為主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抵禦和防範市場風險的能力,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增加了農民收入。運西水產合作社還被列為市級示範運作合作社。

3、紮實開展“三村聯創”活動。我們從全鎮的角度,通盤考慮,合理規劃,科學分解19項實現小康的指標,將各村上報的基礎資料進行核對、修改,並主動與各村認真搞好對接。同時,中心人員突擊8天時間,將所有文字材料和表格全部錄入微機,材料上報一次性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