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事局工作總結及明年工作打算

3.人才引進和服務全方位開展

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需要人才。我們根據部門鄉鎮人才需求意見,認真落實各項人才保障措施,抓好公務員隊伍建設、人才招聘引進、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大學畢業生就業服務、農村人才開發等工作,為災後重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證。

(1)嚴格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做好公務員錄用、調任、考核、任免、獎懲、交流等日常管理工作,平穩推進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登記入軌運行工作。一是我局從“夯實基礎抓規範”入手,對全縣機關事業單位所有的工作人員及基本情況重新進行了全面的核實,建立健全了人員電子資料庫; 二是圓滿地完成了我縣XX年公務員的統計年報工作;三是積極協助市人事局對XX年新招錄公務員進行了資格審查、政審,並於6月18日將錄用的51名新公務員派遣到單位,為用人單位及時輸入新鮮血液;四是完成XX年幹部年度考核,共考核公務員1703人、機關工勤人員257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804人。確認優秀等次840人(其中公務員298人,機關後勤20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522人)、稱職1522人、合格3199人、基本稱職2人、基本合格1人、不稱職1人、不合格2人、不確定等次190人、未參加考核7人;五是根據縣人事調配領導小組的指示精神,為交流的32名幹部辦理了調動手續,其中調出我縣的11人,調入我縣1人,縣內交流20人,並為借調的13名同志辦理了相關手續;六是對我縣24名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的學歷進行了確認,其中大學本科10個,大學專科14個;七是按照中層幹部交流辦法,主動參與積極協助、指導縣人民醫院、規劃建設局等單位開展中層幹部輪崗;八是做好公務員登記入軌工作。截止XX年5月底,我們已將符合登記條件原未進行登記的45名同志全部進行了登記,並已對XX年經考試考核進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59名進行了入軌登記。

(2)加大人才交流工作力度,積極引進人才。一是為發展我縣林業,我們與縣林業局一道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人才引進方案,並組織人員到石棉縣對引進高級林業工程師進行了考察;二是有序推進教育系統人員招聘工作。我縣今年計畫招聘教師90名,我局與教育局協作配合,擬定了公開招聘教師的崗位設定方案,經縣領導審批後,按時上報市人事局。在《德陽市教育事業單位XX年公開考試招聘工作人員公告》發布後,採取發布信息、轉載、張貼等形式積極組織宣傳公告精神,接待來人來電諮詢320餘人次,同時積極組織考試用書,為考生提供服務;三是熱情接待,為回鄉大學生提供優質服務。截止6月20日,接收畢業生報到47人,其中教育4人,衛生9人,其他34人。接待五大生求職登記和調檔68人次、接收高校畢業生檔案56人次、接待檔案查閱78人次。發放高校畢業生就業宣傳手冊400份。為了切實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我們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繫,及時掌握用人單位人才需求信息,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已舉辦小型招聘會2場,提供就業崗位37個,達成就業協定18人。

(3)完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管理。一是完成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人參加升等級考試合格人員資格審查和審批表、證書的填寫和發放工作;二是評審初級職稱12名,推薦中高職稱6名,辦理考試合格人員資格證123個;三是對全縣10026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年度考核工作。

(4)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的管理與服務再上新台階。加強了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特別是異地居住和擇業軍轉幹部的日常管理,協助做好了自主擇業幹部退役金調整後的醫保核定及經費的落實工作,以及再就業、創業培訓的服務工作。積極探索自主擇業轉業幹部管理新機制,完成了省上下達的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管理工作內容和標準的建議。

(5)繼續開展鄉村人才示範行動。按照縣委組織部《關於做好第四批中江縣“人才開發示範村”和“優秀鄉村人才示範崗”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江委組通〔XX〕32號)要求,我們開展了人才基本情況調查摸底,配合縣人才辦做好推薦、評選準備工作。

(6)“村官”及“三支一扶”人員日常管理機制形成。我縣現有“村官”522名,“三支一扶”志願者75名,為切實加強日常管理,我們一是建立完善了資料庫,掌握了基礎數據,二是積極落實生活補助和保險待遇;三是努力搭建施展才華平台,鼓勵和支持他們參加招聘考試。截止6月20日,已有17名被招(錄)聘為國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已批准解除聘用契約19人。

(二)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1.穩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川委發〔XX〕25號)和蔣巨峰省長在全省市(州)、縣(市、區)政府機構改革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在認真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擬訂了《中江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現已呈報市委、市政府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