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七天參加“國培計畫”日誌

四點半,今天的學習圓滿劃上句號。走出科學會堂,地面的積雪太滑,同行的夥伴互相攙扶,“建立合作研究共同體”在腦中反覆回想,但願,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將這種優質的教研模式——園本教研,在我所在的幼稚園和地區紮實有效地推廣開來……

國培日誌3

16日,天晴了。走出房門,視覺上感受到陽光的燦爛,觸覺卻沒有感受到應有的溫暖,也許“雪霽天晴朗”就是這種感覺吧。

在學校正大門上車,途經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和幼稚園,這條路上,唯有這個地方每天要堵車,看來,但凡校門在路邊,交通便利的學校都存在這個問題。

八點十五分,到了科學會堂。八點三十分,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李季湄教授為學員進行“關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講座。這位幹練、睿智的老人,首先語重心長地叮囑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能成為全國600名培訓者中的一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發揮骨幹的帶頭示範和引領作用。

接著她從《指南》制定的背景與目的、《指南》的制定過程、基本理念和內容框架、實施的誤區以及建議、《指南》和《綱要》的關係五個方面,全面介紹了這部幼教領域即將公開發行的綱領性檔案。最後,她深情地講,要努力讓《指南》成為幼兒的福音!

講台上的李教授神采飛揚,站著為我們授課,聲音清脆響亮。我想,這應該是長年從事學前教育研究,感受了孩子們的活潑與朝氣吧。

下午二點,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李曉燕教授為我們做了“幼稚園政策法規解讀”的講座。她從當前幼教事業發展及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國有關幼稚園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規、幼稚園政策法規主要類型三方面向學員們介紹了幼稚園應該遵循、貫徹的法規,並通過生動的案例強調了如何加強幼稚園的安全管理。

五點二十分,課堂學習結束。可是,我們的小組活動才剛剛開始——

此次我們一共7個省50名學員,班主任要求成立班委,並在每個省選一名“省長”,負責聯絡工作。承蒙大家的厚愛,我被安排為副班長兼省長。(呵呵……可能是我貌似年輕,看起來精力充沛的原因!)20日的文娛晚會,每個省要出1—2個節目。通過初步醞釀,我們省準備搞四川民歌聯唱。中午收集了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做了初步的準備。

放學後,我們四川的聚在一起,徵求巴中地區和廣元地區的學的意見。最後,大家一致同意了節目構想。樂至教研室的楊金煜主任還主動承擔了個人獨唱的節目。

晚飯後,回到酒店,忙著再次整理歌曲資料,發給我們省的朋友們。最後確定聯唱歌曲為《太陽出來喜洋洋》、《康定情歌》、《採花》、《四川歡迎你》,同時將部分歌曲重新填詞。呵呵……其中,《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歌詞被我改成了:

太陽出來囉喂,喜洋洋囉啷囉。七省朋友啷啷扯哐扯 ,聚武漢囉啷囉。華中師範大學,來國培囉啷囉,克服困難啷啷扯哐扯,認真學囉啷囉。

太陽出來囉喂,喜洋洋囉啷囉。聆聽講座啷啷扯哐扯,都認真囉啷囉。課堂互動囉喂,都積極囉啷囉,共同提升啷啷扯哐扯,促成長囉啷囉。

太陽出來囉喂,喜洋洋囉啷囉。學前教育啷啷扯哐扯 ,春天到囉啷囉。全國幼教囉喂,都振奮囉啷囉,上下齊心啷啷扯哐扯,寫輝煌囉啷囉。

正如歌曲所唱一樣,我們的心裡喜洋洋。因為有國家的利好政策,我們才能享受這次高水準的免費培訓;因為有華師的精心安排,我們才能在緊張的學習任務中體會到收穫的愉悅;因為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們才有充電提高、繼續學習的機會。

時針再次指向十二點,此刻,在我腦海中翻滾頻繁的是李季湄教授的叮囑。是的,我們要珍惜這樣的培訓學習,然而,讓我更難入眠的是,如何將這次珍貴的學習所得象種子一樣播撒在我所在的幼稚園和地區……

國培日誌4

17日,陽光暖暖的照著,今天是幾天來最輕鬆的一天。

早上,從北門步行到科學會堂。感覺上那么遙遠的地方,我們幾個同伴走路帶跑步原來用15分鐘就可以到達,看來,平時走路太少,上班地太近,對距離的感覺不準確。就像班主任告訴我們,從住的酒店到北門大約50米,但我始終覺得應該是100米,呵呵……

上午,武漢市洪山區街道口幼稚園麗島分園園長辛紅萍老師為我們作了題為“讓幼兒與環境和諧互動”的講座。她從新理念下幼稚園環境的價值取向、幼稚園環境創設現狀、環境的教育價值、互動性環境創設的原則、方法和內容六方面向我們作了精彩的介紹。

辛園長讓我很喜歡!她真正是行走在實驗田裡的專家,從一個幼師生到華中的研究生,從遍及武漢市區所有的公立幼稚園到民營幼稚園的創建,從一線教師到管理者,她始終和孩子們在一起,和課程、活動在一起。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基層經驗,又積澱了高視野的教育理論。所以,聽她的講座,感到的是有血有肉的靈性,是充盈飽脹的豐滿!崇拜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