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畫”研修日記2

xx年12月23日星期四

說起昨天上午我對第七小組《咬文嚼字》的評課意見,林壁濤老師說,發言簡潔到位,評價準確。我忽然想到,我發言後,掌聲還是不少的,這代表了老師們對我的肯定和支持。我不禁沾沾自喜起來——畢竟我的發言視野在一年時間裡居然由市級講堂(給骨幹教師上課、開設講座)到半個月前的省級論壇(宣讀論文,介紹經驗)再到今天的國家級研修班點評課堂教學,這不僅是量的飛躍,更是質的飛躍,我自己都感到比起一年前在我市骨幹教師講座中,無論那一方面都可以稱得上是不可同日而語了,自我感覺底蘊深得多了,見解深得多了,闡述準確得多了。

今天照例是六個小時的課程實踐——其實已遠遠超過六個小時,因為大家的熱情和積極性都很高,發言也很熱烈、到位,我們都深深感覺到:每一個人的講課和點評都很精彩,每一個人都是真正的專家,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事實上我們中的卻不乏特級教師和有專長的教師,還有大學教授等等)。

今天的課堂教學繼續了昨天的精彩。第二組的作文講評運用典例正反對比分析法開展教學活動,這是我最為認同的作文教學模式,相比較第八組的作文教學,這節課是很成功的:因為他抓住了典型作文的典型失誤或成功之處,而且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作文講評活動。這也得到了王陸教授的充分肯定。而第八組說課說到結束,我和我的同學們普遍感到不知他說了些什麼,教學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確,也似乎沒有體現這個小組的集體智慧——它只是這位老師過去上過的一節課的分析!當然第二組的教學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溫教授就提醒,無論何種作文課,不能完全指向聯考,應當想想辦法讓學生感到寫作是美好的事情,激發他們寫作的欲望;王陸教授也指出,案例分析法至少應當要進行兩輪教學才可能產生影響,單純靠這一節課是不會給學生產生作用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建議至少連續兩個課時訓練同類話題;而且每一種方法其實都有其獨特性,也有其缺陷性的——這一點我昨天就說過,任何課堂教學都不會是完美的!

第十組的古典詩詞賞析課——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真正實現了“賞析”的目標,這是一節上得最好的課。課堂很好地體現和突出了“賞析”——誦讀、品析、探究,而且在教學方式上,我覺得他抓準了教學的切入點:女子形象的逐層深入分析,即教學的裂縫——疑難點,學生在這節課中將會有“乾貨”(學生說得出的收穫),所以,我們組的老師評價道:體現了教學的兩條腿走路——抓住了文本,抓住了學生,實現了兩條腿走路,而且是往上走的。王陸教授也說,他設計的問題合理也富有成效。我想,通過誦讀賞析人物形象,也是我一貫的主張,但是,我在組織教學中,似乎做不到這樣有深度的分析,這也許源於我對教學的不夠專注和知識底蘊的欠缺,所以,我覺得自己還很有必要多讀一點書,多開闊一點知識視野——這讓我想起下午聽到的一件事情:北大領導為了提升保全和廚師們的人文素養,居然專門組織他們開設山水畫講座,而且,這些人居然都很積極地參加講座,以致想去聽課的老師擠都擠不進去。在這裡,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頂級教師接觸多了,我更體會到了自己知識的欠缺,而這一點,也許就是制約我上好課的根本點!

相比較第五組的《歸去來兮辭》,我覺得設計不錯,這也是一種教法,但是,總感到讓學生朗讀的機會和時間太少,因為抒發真情是本文的最為突出的特點,讀,就成為教學本文最為重要的方法了。本節課倒是教師自己在深情並茂的朗讀——這也是女教師很容易犯的毛病,因為他們自信自己能朗讀得很好,此前我也曾聽過類似的課,這樣的課,往往教師自己讀完了,似乎煽動起了情感,其實學生那頭往往毫無反應。對此,我以為這是大忌,我向來覺得,無論學生的朗讀水平再差,都必須讓學生多朗讀,這也是我教學文言文的基本做法。這個觀點得到了點評教師的回應,程翔老師也說:“本文美,美到沒法講。所以,應當讓學生多吟誦,在吟誦中發現問題,再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不過隨後他提到的一個觀點我卻不能接受,他說,大師的作品應當仰視,你也沒有資格與之對話,更不應探究。我覺得提出質疑是非常正常的,也許大師的作品的確美輪美奐,但也應當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那種唯權威論只會造就一批一批唯唯諾諾的奴才來。

最後再談談我們組的說課,高老師採納了我們提出的部分意見,結果挺有趣,沒有採納的部分正好就被點評的老師批評的部分——我們建議使用案例對比法回顧新聞的特點,並以此賞析本文“最別致”的地方。結果他採用的是學案教學法,這也是可行的,問題是這個學案重在梳理事件的過程,我認為事件過程沒有必要過多梳理,因為這些都是顯性而且學生能很容易就找得到的東西。所以,溫教授在點評時,也認為這是一個缺陷,當然他也指出,本節課教師的課堂語言很感親近,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他很反對課堂語言的書卷氣,認為這是很做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