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日記

7.22

一封信

一封信很輕,卻能表達出無限重的情。“胡姐姐,謝謝你,你對我很好,我會想你的”。“胡姐姐,明年你還要來啊,不然不讓你回家。“胡老師,你辛苦嗎?以後還要來喔”

“拉鉤鉤啊……”

稚嫩的字裡行間透露著濃濃的情誼,有祝福,有問候,在自己因這群孩子不聽話而心煩意亂時,收到這些信,心裡既感動又激動,仿佛那些都算不了什麼,這些信給了我讓我更加努力的去做好我要做的。這些信,我會好好保存著,它是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我也會認真的去回信去珍惜。

面對這些孩子,我想說:老師謝謝你們,你們讓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希望你們能夠健康成長,學業之路越走越遠。

7.23

不捨的眼神

“我要坐在外面看你們走”,(苗語)。

昨晚的一場雷陣雨,使空氣變得格外清新,很舒適,下午突然又下起雨,纏綿……,我們幾人共傘送學生回家(下茶),還要去看一位老奶奶,這場雨斷斷續續,似乎意味著什麼……

“快坐,快坐”(苗語),一個正燒火做飯走路蹣跚老人忙著幫我們搬凳子坐,她的熱情讓我們不好拒絕。“這是我女兒今天拖村長給我買的肉,那幾天我沒有菜就吃白米飯“(苗語),指著兩碗已切好煎好的豬肉(肥肉偏多),“我九十多歲了,我的被單自己又沒辦法洗,好久沒洗了,木柴也得我這把年紀一捆捆背上來”(苗語),望著床上和身邊的木柴,眼裡飽含淚水,看著她在房裡不停的走來走去,我不由走過去扶著她,讓她坐著,幫她拭去淚水,一手抱著她的肩膀,讓她平靜,這時她更激動,“你們真好,這么關心我,還幫我擦眼淚。”儘管自己聽不懂(靠翻譯)苗語

“看著老奶奶那慈祥親切可憐的面容及悽慘的生活,淚水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她是一個和藹的老奶奶,但更是一個可憐缺乏子女之愛的老人,就像沒人愛的孩子一樣,看著真讓人心酸。

“那裡有床”(苗語),指著黑漆漆的房內,指著黑漆漆的蚊帳的刷著黑漆漆的床,外面的雨變大了,我們開始不明白她的意思,,經翻譯,原來她是留我們住,說外面雨大,天黑回去不方便,“老奶奶,我們還有課,明天有時間再過來看您,您記得吃飯,注意身體。”一聽我們有事要走,立馬邁著踉蹌的步伐,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原來她要拿拐杖送我們。因為雨大,我們沒讓她出來送。

但她執意要坐在門口,細雨飄在銀髮上,微濕,我們實在沒辦法把她扶在乾地方坐著,我們向她握手告別……

“對不起,讓你們還來看我關心我”(苗語)嘴裡一直念叨著,一直看著我們離去,我最後一回頭,一個眼神震撼了我:淒涼、無神、不捨……

那雙還帶淚痕的眼睛透露出的那種眼神,讓我心寒,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個母親最基本的要求:孩子們多回家看看她,關心她!

奶奶,希望您福壽安康!!!

7.24

有一種愛叫思念

一張全家福,爸爸媽媽,還有個笑的很燦爛被媽媽抱著的小女孩,那個幸福的小女孩叫吳芸芸,那一刻,幸福就永久的定格在那張全家福上。

幸福的小女孩並沒有見想像的那么幸運,命運很殘忍,在3歲時,就讓她失去了母親,現在父親在外打工,兩年沒回家也沒有任何聯繫,爺爺奶奶還有一個神智不是很清醒的堂哥住一塊,爺爺又是心臟腫大,每年醫藥費就是上萬……

到達她家,奶奶說她不在,去洗衣服了,不久,一個披著頭髮,面色黑紅(健康),大眼的彎著身軀背著一個比她還大的背簍的小女孩出現在我們面前,看似背簍很重,我立馬過去幫她接住,實說:有點沉。更何況對一個9歲的小孩子。“沒事,不重”,她卻笑著對我們說。

一進屋,她就搬椅子給我們坐,接著馬上指著相框說:“那是我們的全家福,眼裡滿是幸福。爸爸媽媽和我,照片看上去很新(保護的好),“媽媽在我3歲時就去世了,爸爸在外打工,手機也丟了,兩年沒聯繫了,稚嫩的語氣自然地說出來,“那想爸爸不?”“想”眼裡閃著淚花,張佳把她抱著,我握著她的手“爸爸在外賺錢為的是芸芸,所以我們得加油,不讓爸爸失望好嗎?”---“嗯,我會”望著那張全家福,我手不停的使勁將上面得灰擦乾淨,使他們一家的影象更加清晰,我甚至想如果我這樣一直努力的擦下去,她爸爸會回來,媽媽也能再回到她身邊,那該多好,那天真可愛的臉,這種殘酷的現象,為這命苦的孩子不公(聽其他孩子說她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孩子的堅強震撼了我們,然而面對這種境況她也很樂觀,主動提出給我們講小兔子公主的故事(看電視上學的),唱《明天你要嫁給我》,《春天在哪裡》,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她邊唱邊表演《相親相愛》手語,我們也學著做這一節,我們去的志願者都哭了,為她樂觀的心態,正面向她所表演的那樣她需要一個家,僅僅是一個小家就行,那個相親相愛的小家,那個有爸爸媽媽陪伴的家,這個乖巧懂事愛學習的小女孩一直期待著爸爸能回家,我想對她在遠方打工的爸爸說:“你的女兒很棒!除了物質上的供應(其實沒有),但她更需要你的陪伴,希望你能早日回家,她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