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隊活動:步入春天

⑶同學們,破壞生態環境就等於破壞人類自己的家園,長此以往,留給人類不再會有生機勃勃的春天,留給人類的只能是一片荒漠。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能熟視無堵嗎?同學們,你們說該怎么辦?(學生討論)

⑷大家討論的真熱烈,告訴大家,咱班有的同學已經行動起來了?

(演小品《植樹》)

⑸同學們,保護環境是我們全人類的事,作為我們還要向我們身邊的人呼籲,讓他們和我們一起投入到植樹造林之中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向身邊的同學倡議,請大家寫一份環保倡議書。(學生讀倡議書)最後讓我們高歌一曲《我愛地球媽媽》,用歌聲祝願春天更美好!(放歌曲《我愛地球媽媽》在歌聲中宣布活動結束)

點評:

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是語文教學多樣性、開放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有效途徑之一。《步入春天》這節語文活動課注重密切結合國小語文第十冊《燕子》這篇講讀課文,是這篇課文的補充開放訓練形式,對學生認識春天、體驗春天、歌頌春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基於以上案例,我認為這節語文活動設計力求體現了以下特點:

1、活動目標綜合化

設計語文活動目標,不僅要圍繞一個主題,將聽、說、讀、寫等能力訓練有機整合,還要重視收集、運用、創造信息能力的培養,這是時代給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課題。《步入春天》這一活動,不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了春天的生機,還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表達能力,自主創造能力和群體合作能力。

2、活動內容生活化

語文活動內容來自兒童豐富的生活實踐,不僅能提高語言交往技能,更有助於激發兒童的認知興趣。這節活動中,教者順應學生的需求設計了一系列的語言實踐活動,如:以研究動物的“著名專家”身份向大家作“學術報告”;討論環保舉措;書寫環保倡議書等等。這些安排都很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動內容來源於學生對大自然的真實感受,來源於學生的認知現狀。

3、活動過程自主化

閱讀、蒐集資料、合作書寫倡議書、學術匯報、排演小品、演唱歌曲、書法繪畫,每個環節都充分體出了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在一個動態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語言,體驗春天,加深對《燕子》這篇課文的深層理解,很好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中的“大語文觀”理念。

4、活動形式多樣化

活動形式要適應兒童心理,兒童既富於想像、樂於表現,又有很強的成就動機。本活動設計者運用錄像為學生創設了“春天”情境,創設了“動物學家”的角色,讓他們在角色扮演中,形成強烈的認知內驅力,積極主動地掌握語言,感受春天,增強環保意識,使語文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