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課案例

一、活動背景分析

寶華山自然保護區於1984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積115公頃。是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保護區地處北亞熱帶中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無霜期長,蘊含著

豐富的自然資源。其地帶性森林植被是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具有濃郁的森林氛圍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已知的維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屬529種,種子植物的種數為歐洲植物種子數的1/4,其中不乏珍稀寶貴的樹種,素有寧鎮山脈植物園之稱。

寶華山森林景觀獨特,森林覆蓋率高達92%。山中有千年古樹近百株。寶華山中綠瑰寶,身為寶華人,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家鄉寶華山自然風光的迤邐,了解我們家鄉豐富的物種,尤其是我們引以為豪的“鎮山之寶——寶華玉蘭”,讓孩子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探究身邊的美,欣賞身邊的美,最終成為創造家鄉美的主人。家鄉有這樣的美景有這樣豐富的植物資源,我們應引以為豪,我們要讓家鄉這樣的美景為更多的人知曉,激發孩子心中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時長

使用年級:高年級

第一階段:2周左右

第二階段:1節課左右

第三階段:一個月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1、讓學生認識、了解我們寶華上中的植物,欣賞讓學生感受寶華山的林麓之美,促進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

2、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能力目標:

1、培養孩子們一般認識事物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維能力等等。培養學生自覺參與、合作學習意識及自主探究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

2、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3、引導學生觀察各種植物的形態並藉助有關資料豐富對寶華植物的了解。架設生活與教材相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景物的觀察能力,學會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

4、學會製作葉脈書籤,為家鄉的風景設計公益廣告用語,最為小導遊想四面八方而來的遊客介紹我們的寶華山等,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實踐能力等。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相互交流與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2、在成果匯報、展示過程中,讓學體驗時間出成果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培養其自信心。

3、寶華為我們的驕傲,向人們介紹我們的寶華山,欣賞寶華山的美景,宣傳寶華。激發孩子心中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活動調查的相關表格,

2、學生在教師的組織領導下去我們的寶華山尋找我們自然保護區內的珍貴之物,認識它們,觀察它們。

四、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在課題確定之後,我們將用2周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調查有多少學生了解自己家鄉寶華山中珍貴的植物,然後我們將組織學生走進寶華山,親近寶華山,,在自然保護區里,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植物,認識植物以寶華山上的物種為材料,讓學生觀察、訪問,查找資料,認識、了解寶華山中的珍貴物種。

學生分組,從寶華山回來後形成一系列的調查表格,如有關家鄉植物資源的情況調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對寶華山風景的讚美的詩篇,如當你了解了我們寶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閱相關書籍,可以上網搜尋,可以向別人請教等等,自主蒐集資料。同時將採集回來的植物樹葉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植物的辨認,認識樹葉的形狀,製作成樹葉貼花,做成葉脈書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