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申報材料

同時還要求教師做好研究性工作,能耐得住寂寞,把職業當成事業去做,最終才可能取得成就。才能像著名教育家魏書生那樣具有收穫各種人才,收穫真摯的感情,收穫創造性的勞動成果的職業認同感、幸福感。

二、增強教師的人文魅力。學校在例會上經常要求教師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內涵,增強個人的魅力。有的教師可能課教的不錯,也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但學生不尊重、不喜歡,感情淡漠。學校提出每個教師都要從“假如我就是這個孩子”“假如這個孩子是我的” 作為教育行為的出發點,以優良品質塑造學生、以高尚情操薰陶學生、以公平態度對待學生、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召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如刁麗老師班有個學生,高一報到時晚了兩天,可是當天進班,第二天他就被公安局“請”了去,原因是破壞公益設施。為了“迎接”他的回班,刁麗老師作了充分的準備,從多方面了解他的情況。國中班主任說他是一灘稀泥,捧不上手,不學習,常出事;他的同學說他麥秸火脾氣,性格暴躁,與同學關係很差;家長說他被慣壞了,一句批評的話也受不了,一管教,他就不真不假地說“我不活了”,破罐子破摔吧。拘留幾天后回班上課,該生果然是講課不聽,值日不做,作業不寫,不是遲到,就是早退,沒一點學生的樣子,頭髮長得蓋住半個臉,還染成黃色,典型的“90後非主流”派代表人物。後來,在她的影響下,學習進步很大,師生感情也和諧了。除此之外,李天毅、杜運海、張清等老師在教育敘事中談到了通過人文魅力,不斷引導學生進步的典型事跡。

三、 增強教師的育人能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校專門成立了教師成長領導小組:

組長:鞏敬耕

副組長:張興臣、何國柱、王曉泉、鄭慶、劉年

辦公室主任:劉年(兼)成員:解士敏、各年級組長、各教研組長、各備課組長

方案大致如下:

教師專業發展階段劃分:1成長階段——努力使自己站穩講台,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師。2成熟階段——加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打造專業功底,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3成名階段——能系統思維,學會自我超越,要以校本教研項目為載體,加強學習、不斷創新,成為某領域的權威。4、成家階段——處於該階段的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智慧,在工作過程中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觀點,能表現出教育的一種自由和諧、創造的狀態,能表現為真正意義上尊重生命、關注個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豐富多彩的教育境界。勤於讀書、樂于思考、勇於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推出重大課研成果的專家型的教師。

培養內容:

(1)學習、研究教材、課程標準、考試大綱。

(2)讀教育專著、學教育理論、探尋教育規律,提高課堂教學的實踐能力。

(3)備課;寫出高質量的教學設計。

(4)上課;讓課堂成為心靈共鳴的磁場,智慧迸發的廣場生命飛揚的舞場,挑戰問題的賽場。

(5)說課;提高說課的藝術,說出你的底氣、才氣和靈氣。

(6)聽課;找準聽課的關注點,聆聽他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7)評課;不看“熱鬧看門道”。用聰慧的眼光和靈敏的耳朵感覺出別人課堂的得失利弊,並給予恰如其分、切中啃磬的評價。